房子贷款离婚怎么分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房子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有贷款,离婚财产分割的方式是:第一,夫妻双方可以协议分割。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法院按照照照顾子女、妇女、无过错方的原则进行分割;房屋一方婚前首付,婚后共同还贷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房屋归产权登记一方所有,债务也归另一方所有,产权登记一方应当赔偿另一方。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第一款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七十八条第二款 依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不动产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由不动产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贷款的房子如果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房子由当事人自行协商分配方式,协商不成,由法院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如果属于个人财产的,则不用分配,谁的财产就归谁。
贷款购买的房子离婚要怎么分要看具体的情况。如果是婚前一方贷款买的,另一方在婚后跟其一起还贷款的,是共同财产,可以按出资份额分配。如果是一方婚后贷款买的,就要看还贷款的钱是否是夫妻共同财产,如果是共同财产,可以主张房屋也是双方共有,可以平均分配。
-
离婚贷款的房子怎么分
离婚贷款的房子分割根据房产的购买时间而定。如果是一方在婚前贷款购买,婚后双方共同偿还房贷的,在离婚时,一般房产归购房者所有,但是需要对另一方偿还的部分和房产的增值部分给予相应的补偿;如果是双方婚后购买的,离婚时双方应平均分配,未偿还的债务,
2022.04.13 611 -
离婚房子贷款怎么分
房产存在贷款的,一般是由获得房产的一方独自还款,房产的具体处理方式如下: 1、若房产登记在双方名下,双方可以协议或者选择向法院起诉的方式取得房产所有权的归属; 2、若房产登记一方名下的,法院会倾向于将房产判决给登记的一方,一方给予另一方相应
2021.03.09 239 -
贷款房子离婚怎么分
首先由夫妻双方协议决定。如果达不成协议,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
2021.01.08 175
-
贷款的房子离婚怎么分
你好夫妻离婚婚后共同财产平均分割,贷款按揭房,离婚时首先应由夫妻双方进行协商,如果能够达成协议,则按该协议确定房屋所有权的归属。如果达不成一致意见,需要法院依法判决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
2022-02-05 15,340 -
离婚房子贷款怎么分
根据你反映的案情,根据目前国家的法律规定,我认为房子属于个人财产,但婚后的贷款属于共同债务,包括房子婚后增值的部分,应该分割,车辆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存款如果能证明也属于共同财产,孩子抚养问题,如果女方
2022-03-21 15,340 -
房子贷款离婚怎么分?
房子有贷款离婚分割时首先由当事人之间自主协商,协商不成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房屋归产权登记一方所有,尚未归还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个人债务。产权登记一方要对另一方进行补偿。房子的贷款债务也归房屋产权登记一方
2022-06-09 15,340 -
贷款房子离婚怎么分
1.如果夫妻在离婚前还没筹钱还清所有房屋贷款的,并且已经拿到房屋房产证解压,夫妻双方可以把房子卖掉分钱,还清筹措的钱款,或是办理离婚房屋析产过户住房给夫妻双方的其中一方。 2.如果房屋没还清贷款,这样
2022-04-04 15,340
-
01:11
婚前贷款的房子离婚怎么分在我国,根据现行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一方婚前的房产离婚怎么分的问题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首先如果该房产是一方婚前已经付清款项的,就是婚前个人财产,另一方无权分;其次如果该房产是一方婚前购买但在婚内双方一起还贷款的,那么该房产婚后共同还贷款
792 2022.04.15 -
00:54
贷款的房子离婚怎么分割房屋存在银行贷款,那么房产的处理就比较复杂。如果是一方婚前以个人财产购买房屋并按揭贷款,婚前办理了夫妻一方个人为所有人的产权证,那么这个情形下的房屋是一方个人财产。在离婚时,另一方无权要求分割。但是对参与共同还贷的配偶,一方有权要求对方对其
426 2022.06.15 -
01:01
贷款房子离婚后怎么分贷款房子离婚后如果房子双方无法达成协议怎么分,会根据人民法院的方式来进行分割。或是双方在离婚协议中对房产的分割是否有明确的约定,如果存在这一前提,法院会优先尊重双方的约定如果未达成约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按以下情形分别处理。如果夫妻双方共同共有
1,20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