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有欺诈行为应该怎样赔偿?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用人单位有欺诈行为,劳动者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认定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第二十七条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第二十八条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第八十六条劳动合同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被确认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用人单位有欺诈行为,劳动者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认定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
用人单位欺诈解除劳动合同如何赔偿
用人单位欺诈解除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经济补偿金支付标准双倍支付标准。具体标准为,按照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两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
2020.12.22 270 -
用人单位劳动合同欺诈怎么办
用人单位有欺诈行为,劳动者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认定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2020.06.29 128 -
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该怎样赔偿
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等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赔偿,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金。
2020.02.01 195
-
用工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欺诈行为该怎么赔偿
第一,该劳动合同无效;第二,用人单位承担因合同无效造成的损失赔偿责任;第三,如存在事实劳动关系,要求补偿,赔偿维护合法权益。
2022-10-05 15,340 -
有欺诈行为的人应该赔偿多少钱
骗婚是属于诈骗的行为,而怎样对受害人进行赔偿,要依据具体的情况而定,一般是依据造成的实际损失进行赔偿的。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十六条【赔偿经济损失与民事优先原则】由于犯罪行为而使
2022-08-16 15,340 -
劳动者有违法违约行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该怎么赔偿呢?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违约、违法行为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约违法行为包括: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用人单
2021-11-15 15,340 -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该怎样赔偿
1、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你可以要求双倍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工作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金,超过半年不足一年的,支付一个月工资,不足半年的支付半个月工资
2022-07-20 15,340
-
00:54
工伤十级单位应该赔偿哪些费用
工伤十级单位应该赔偿的费用: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就是7个月本人工资、一次性就业补助金,根据劳动者所在省的工伤条例确定,解除劳动关系时领取、一次性医疗补助金,根据劳动者所在省的工伤条例确定,解除劳动关系时领取、停工留薪期工资,根据劳动能
5,701 2022.04.15 -
01:32
在单位意外死亡应该怎么赔偿
一、按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劳动者上班时间、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亡。劳动者工亡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按按下列标准支付丧葬费、工亡补助金和抚恤金(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
2,275 2022.04.17 -
01:27
消费欺诈行为的法律认定
消费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过程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工商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可以从3个方面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消费欺诈:
3,28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