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居期间一方要求离婚另一方有义务补偿抚养费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4条规定:夫妻分居两地分别管理、使用的婚后所得财产,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在分割时,各自分别管理、使用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但双方所分财产相差悬殊的,差额部分,由多得财产的一方以差额相当的财产抵偿给另一方。因此,分居期间双方取得的财产,仍为共同财产。 分居期间,夫妻双方自然仍有抚养孩子的义务。但是,分居期间,若一方单方面履行了抚养孩子的义务,而在离婚时,要求中一方补偿已支付的抚养费,法院往往难以支持。因为一方抚养孩子的费用,本身也是夫妻共同财产。虽然从感情上让带孩子一方难以接受,但法律规定即是如此。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根据民法公平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虽然夫妻长期分居,多年来一直由一方抚养子女,即便按照法律规定分居期间的财产仍然为夫妻共同财产, 但是二人分居两地,夫妻共同财产实际处于分割状态,各自控制和支配着自己使用的那部分夫妻财产, 一方也无法获得和处置另一方获得并保管那部分共同财产用于抚养子女,其财产性质与夫妻分别财产制或离婚后各自的财产关系相似。 应当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子女抚养义务,不公平的强加给了一方,事实上有违社会公序良俗原则。
同居期间一方丧失劳动能力可否要求另一方履行扶养义务 同居期间一方丧失劳动能力可否要求另一方履行扶养义务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同居期间的双方是不具有法定的夫妻关系的,也没有法定的抚养义务,婚姻法只规定了夫妻间具有相互抚养的义务。
-
同居期间一方所欠债务,另一方有无偿还义务
1.同居期间为共同生产、生活形成的债务,按共同债务处理,即同居关系解除时要平均分担债务。 2.有下列情形的,认定为一方各人债务,由个人负责偿还: (一)男女双方约定好由各人负担的债务。 (二)一方以各人名义所负的债务,不管第三人是否知道双方
2021.04.23 189 -
一方服刑期间另一方可以要求离婚吗
是可以要求离婚的。在我国,与被监禁的人解除婚姻关系,可以采取诉讼离婚的方式。原告应当向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向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由原告住所地
2022.04.13 778 -
-
离婚分居期间一方抚养孩子,另一方还有赡养义务吗?
《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4条规定:夫妻分居两地分别管理、使用的婚后所得财产,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在分割时,各自分别管理、使用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但双方所分财产相差悬
2022-04-17 15,340 -
分居期间一方要离婚另一方有争议要领抚养费吗
《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4条规定:夫妻分居两地分别管理、使用的婚后所得财产,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在分割时,各自分别管理、使用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但双方所分财产相差悬
2022-04-19 15,340 -
分居期间协议一方取得抚养费另一方在离婚时还有扶养义务吗
《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4条规定:夫妻分居两地分别管理、使用的婚后所得财产,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在分割时,各自分别管理、使用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但双方所分财产相差悬
2022-04-24 15,340 -
离婚后,一方在分居期间,另一方有没有义务和抚养孩子
《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4条规定:夫妻分居两地分别管理、使用的婚后所得财产,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在分割时,各自分别管理、使用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但双方所分财产相差悬
2022-04-21 15,340
-
01:34
离婚后孩子改姓另一方可以不给抚养费吗离婚后孩子改姓另一方姓氏的,不能拒付抚养费。离婚后,如果孩子跟随母亲生活,父亲支付抚养费,即使母亲将孩子姓氏由父姓改为母姓,父亲也不能拒付抚养费。但是改姓需要离婚双方一致同意,母亲如果隐瞒父亲不同意的事实,擅自更改孩子姓氏的,父亲有权向户籍
878 2022.04.17 -
01:05
一方外遇离婚,对方如何要求经济补偿并不是一方有外遇,离婚对方就可以要求离婚的补偿。根据法律的规定,只有一方重婚或者是与他人同居的,无过错方在离婚的时候才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因此要看对方有外遇的情况,是否已经构成了重婚或者是与他人同居。想要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进行离婚损害赔偿的,
1,248 2022.04.17 -
01:15
离婚时另一方有债务怎么办在离婚时如果对方有债务的,应当对债务的性质进行区分。 首先,要确定该笔债务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如债务形成是否有夫妻双方共同的意思表示,或者债务用途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等情形。被若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应当共同清偿。先以共同财产
1,310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