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不给赔偿金如何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公司不给赔偿金可以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或者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没有任何理由,也没有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的,劳动者没有过错不存在《劳动合同法》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形,可以认定该用人单位行为属于《劳动合同法》八十七条规定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情形,应该支付劳动者赔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2个月的本人工资; 2、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情形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其中符合《劳动合同法》四十六条规定的,应该支付经济补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本人工资;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并没有提前1个月通知的还可以要求代通知金; 3、劳动者存在《劳动合同法》三十九条的规定的情况,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也不需要提前通知。
-
公司不交公积金如何处理
公司不交公积金的,员工可以去住房公积金中心投诉,或者向工会组织提意见。公积金是具有强制性、互助性、保障性的长期住房储金,单位不交将会依法受到惩罚。
2020.09.08 151 -
中介公司不给钱如何处理
当事人遇到中介公司欠钱不还的情况,首选的方式是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请求支付令。 支付令的拘束力,是指人民法院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变更或者撤销支付令,也不得受理当事人对同一案件的再次起诉。同时,支付令对社会也产生普遍的拘束力。如果中介公司是暂
2022.06.08 1,376 -
-
公司不给年假如何处理
根据国务院《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七条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本条例规定给予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或者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该单位支付
2022-03-19 15,340 -
公司裁员不给补偿,应该如何处理
1.用人单位的做法不合法。 2.你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投诉,或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按照你在该单位的工作年限进行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作为经济
2022-05-07 15,340 -
公司裁员不给赔偿金合理吗
不合理。1、.公司应当提前30天书面通知你本人裁员,否则就应当支付你一个月工资作为待通知金。 2.公司应当根据你在该公司的实际工龄支付经济补偿金,每做满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不满半年补偿半个月工资,满半
2022-03-19 15,340 -
保险公司不予赔偿时如何处理
侵权损害赔偿中,保险公司对于部分医疗费等相关事项不予赔偿的依据主要是三个: 1、《最高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
2022-05-01 15,340
-
01:03
公司未给员工签合同如何赔偿对于公司未给员工签劳动合同如何赔偿的问题,首先应当看未签劳动合同是否超过一个月。因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公司如果一个月内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不需要赔偿。一旦公司超过了一个月仍然没有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那么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依
2,324 2022.04.17 -
01:00
股东挪用公司资金如何处理股东挪用公司资金的处理:挪用资金涉嫌挪用资金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
2,881 2022.04.17 -
01:00
装修公司合同违约金如何赔偿装修公司合同违约金的赔偿方式以及赔偿的具体数额,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来进行确认。但是需要注意,如果装修合同的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协议的话,也可以不按照事先的约定来进行计算。另外,如果约定的违约金数额过分高于当事人的实际损失,违约一方当事人可以
1,83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