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合同解除的条件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有关解除土地承包合同条件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解除土地承包合同。 1、经发包方、承包方协商同意,在不损害国家、集体和第三人利益的前提下,承包方自愿放弃承包土地的。 2、发包方承包方在签订合同时,双方约定的合同解除条件己经成熟的。 3、承包方的家庭成员全部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或者全部迁徙并落户外地的。 4、承包方丧失劳动能力,无力继续耕种土地,本人自愿放弃土地承包权的。 5、由于国家建设需要,承包方所承包的土地全部被依法征用或者批准占用的。 6、由于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不可抗拒的原因,使全部承包土地严重破坏,承包合同全部无法履行的。 7、承包方在承包期内,违反法律法规和承包合同的约定,闲置荒芜承包的耕地且己2年以上的,由发包方解除承包合同,收回所发包的耕地。 8、承包人在承包期内死亡,且无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承包的,可以解除土地承包合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土地承包合同的解除条件如下: 1、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 2、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3、承包人与发包人就合同解除事项达成一致; 4、法律规定的其他解除条件。
解除土地承包合同的条件分别有:土地承包合同存在法定解除事由时,可以请求法院解除合同;当事人在制定合同时就约定了解除条件,解除条件成就时,合同解除;双方协商一致后可以解除合同。
-
土地承包合同解除条件是什么
土地承包合同解除条件是: 1、承包人与发包人就合同解除事项达成一致; 2、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3、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 4、法律规定的其他解除条件。
2021.03.14 116 -
解除土地承包合同有哪些条件
解除土地承包合同的条件如下: 1、双方协商一致解除; 2、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土地承包合同目的; 3、在土地承包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主要义务; 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土地承包合同主要义务,经催
2021.02.05 179 -
解除土地承包合同条件有什么
解除土地承包合同的条件如下: 1、双方协商一致解除; 2、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土地承包合同目的; 3、在土地承包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主要义务; 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土地承包合同主要义务,经催
2021.02.25 339
-
土地承包合同解除,需要哪些条件
解除土地承包合同的条件是: 1、承包人与发包人就解除合同达成协议; 2、一方延迟履行债务,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 3、履行期届满前,一方明确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 4、法律规定的其他解除条件。
2021-12-30 15,340 -
解除土地承包合同
《土地承包法》第24条规定,“承包合同生效后,发包方不得因承办人或者负责人的变动而变更和解除,也不得因集体经济组织的分离或者合并而变更和解除。”该法第25条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职权干涉
2022-08-09 15,340 -
协商解除土地承包合同条件有哪些
首先,在一些农村,有些村委会随意强行解除土地承包合同,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那么,土地承包合同签订之后,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解除呢?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解除土地承包合同。 一、
2022-08-03 15,340 -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解除,有什么条件?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解除条件是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土地承包合同目的、在土地承包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主要义务、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土地承包合同主要义务,经催告后
2021-07-27 15,340
-
01:23
怎么解除承包合同承包合同就是指,发包方与承包方就特定的产品或者基建,以完成一定工作成果为目的的合同。具体包括了土地承包合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等合同。承包合同也是合同的一种类型,承包合同当然也可以适用合同法的一般规定。因此,要解除承包合同,承包人和发包人就可
1,515 2022.04.15 -
00:58
土地承包合同一方违约如何解约土地承包合同一方违约的话,当事人可以与对方进行协商,双方共同协议决定是否需要解除合同。另外,当事人还可以根据双方事先的约定,单方面行使解除合同的权利。还有,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如果对方的违约行为已经构成了根本违约的程度,这时
1,548 2022.05.11 -
01:23
合同解除的条件有哪些根据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解除合同的条件有: 1、因违约方在合同期限截止后未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的,守约方有权解除合同;双方可以通过协商方式约定违约赔偿责任,当双方协商不成时,守约方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按照合同的约定追究违约方的违约责任,并
5,984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