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共同欠银行贷款应该怎么离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夫妻离婚时,如果负有债务,则首先需要认定该债务的性质,是夫妻间的共同债务还是夫妻一方的个人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由双方利用夫妻共同财产清偿;属于个人债务的,由债务人用自己的个人财产清偿。因此对于银行的贷款,双方协商也可根据债务性质明确偿还方式。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 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夫妻离婚时有债务的,应先确定债务的性质,是夫妻的共同债务还是一方个人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应当以夫妻共同财产进行清偿,共同债务的分割可以通过协商来达成一致。属于个人由于造成的债务,债务人则要以自己的个人财产清偿。
夫妻共同欠银行的贷款,不影响夫妻离婚。对于银行贷款的清偿,应当首先确定贷款的用途以及性质。确定贷款归属于双方还是夫或妻一方的个人债务。如果该笔贷款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共同生产经营的活动,那么仍应当认定为夫妻双方的债务。属于双方债务的,仍然用双方的共同财产进行清偿,双方共同偿还;属于个人债务的,由债务人个人财产予以清偿。双方也可以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裁定
-
夫妻共同欠银行贷款怎么离婚?
夫妻共同欠银行的贷款,不影响夫妻离婚。对于银行贷款的清偿,应当首先确定贷款的用途以及性质。确定贷款归属于双方还是夫或妻一方的个人债务。如果该笔贷款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共同生产经营的活动,那么仍应当认定为夫妻双方的债务。属于双方债务的,仍然用双
2022.11.07 202 -
夫妻共同银行贷款离婚该怎么处理方法
夫妻双方如果在银行贷款了,在离婚的时候女方是需要承担的,因为这是夫妻双方进行的贷款,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夫妻共同债务需要双方共同承担。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2021.03.10 228 -
夫妻共同偿还银行贷款怎么离婚
夫妻共同欠银行的贷款,不影响夫妻离婚。对于银行贷款的清偿,应当首先确定贷款的用途以及性质,确定贷款归属于双方还是夫或妻一方债务。如果该笔贷款是在婚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而负担的,那么该笔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如果该笔贷款超出家庭
2021.03.27 163
-
夫妻共同欠银行贷款怎么离婚
夫妻离婚时,如果负有债务,则首先需要认定该债务的性质,是夫妻间的共同债务还是夫妻一方的个人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由双方利用夫妻共同财产清偿;属于个人债务的,由债务人用自己的个人财产清偿。因此对于银
2022-06-07 15,340 -
夫妻共同欠银行贷款夫妻可以离婚吗
1、夫妻欠银行贷款可以离婚,是否能办理离婚手续和夫妻是否有外债无关,离婚时夫妻双方可以协议债务的分割,但是这份协议只对夫妻两人有效,不能对抗第三方合法权益。 2、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
2022-12-16 15,340 -
夫妻欠银行贷款怎么离婚
夫妻共同欠银行的贷款,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离婚时需要双方共同偿还,具体偿还比例可以双方协商决定,协商不成的由法院判决。夫妻共同债务包括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
2023-01-31 15,340 -
夫妻离婚银行贷款夫妻共同偿还吗
银行钱款要看是否属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夫妻共同债务,如有需要,可来电咨询。
2022-09-14 15,340
-
00:56
夫妻离婚贷款怎么办
夫妻离婚的,如果该贷款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双方可以协商约定债务归一方所有,也可以约定双方共同偿还债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夫妻双方
2,110 2022.04.17 -
01:18
夫妻共同财产应该怎么认定
首先,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属于婚姻法规定的共同财产范畴的部分财产。夫妻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夫妻双方对其有平等的处理权。我国婚姻法规定的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获得的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益、知
1,122 2022.04.17 -
00:59
夫妻离婚有贷款怎么办
如果此贷款是因家庭日常生活需要而负担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需要用夫妻双方共同财产,进行偿还。如果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不足以偿还债务,则由双方签订协议清偿,如果协议不成,则由法院判决。如果此贷款是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
1,749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