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与承包商之间产生的纠纷能否通过仲裁解决?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在中国境内的雇主与受雇者之间产生的各种劳动争议,可以向相关部门申请劳动仲裁。这些争议包括:因明确劳动关系而引发的争议;因制定、履行、修改、撤销或结束劳动合同而引发的争议;因解聘、开除、辞职、离职等行为而引发的争议;还包括因工作时间、休息日、带薪假期、社会保险、福利待遇、职业培训及劳动安全保护等方面而引发的争议;以及因工资薪酬、工伤医疗费用、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等问题而引发的争议。同时,法律法规也对其他可能出现的劳动争议事项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根据《仲裁法》第二条的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根据该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有仲裁协议;(二)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三)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仲裁法》第二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第二十一条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仲裁协议; (二)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三)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是可以的,涉及劳动报酬的争议是可以申请仲裁的。当事人申请仲裁须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到劳动仲裁部门领取、填写、并提交申请书。申诉书要用钢笔填写,一式两份,要写明争议时间、事实和理由。并注明填写日期、本人通信地址,字迹工整、文字简练。
-
怎么通过劳动仲裁解决纠纷
劳动者和单位发生劳动纠纷,一般可以先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反映,如果仍无法解决,一般可以向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劳动仲裁,由劳动仲裁部门在查清事实后出具调解书或裁决书。 《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七条、第十三条、第十五条、第二十三条
2024.06.28 23 -
如何解决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之间的纠纷
实际出资甫肌颠可郯玖奠雪订磨人与名义股东之间实际就是依靠的合同来约束。股东分显名股东和隐名股东之分,你实际上属于隐名的股东,你应当与其他股东签订股东协议,协议中明确约定你的权利和义务。
2024.07.02 19 -
遗产纠纷能否通过法院申请仲裁?
遗产纠纷不可以仲裁。根据仲裁法的规定,有两类纠纷不能仲裁:1、行政争议不能裁决;2、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不能仲裁。生前享有财产因死亡而转移给他人的死者为被继承人;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财产为遗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被继承人的合法遗嘱
2022.11.07 189
-
与单位之间发生合同纠纷能否申请仲裁
单位与单位间的合同纠纷,应该属于可以申请仲裁的范围,但是否可以仲裁,关健要看双方是否在合同中约定了有效的仲裁协议,或在合同外另行约定的了有效的仲裁协议。如果无有效的仲裁协议的,则不可以申请仲裁,发生纠
2022-01-26 15,340 -
侵权赔偿纠纷能否通过仲裁机构解决
侵权纠纷一般是可以由仲裁机构来仲裁的。除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以及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能仲裁之外,其余的争议一般都可以适用仲裁。因此侵权纠纷能由仲裁机构仲裁。
2022-11-04 15,340 -
如何解决股东会决议之间的纠纷
你要考虑的是股东会决议撤销纠纷的问题。 公司召开的股东会在召集程序等方面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存在瑕疵。法院可以做出撤销。
2022-06-30 15,340 -
村与村之间的土地纠纷发生后,怎么解决纠纷和解决土地承包合同纠纷
主要解决途径有: 1、协商。协商,是由发生争议的土地承包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和合同的约定,解决承包纠纷的一种方式,这是解决承包纠纷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 2、调解。土地承包纠纷
2022-03-18 15,340
-
01:17
合同纠纷仲裁的时间为多久
合同纠纷仲裁的时间为三年。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来看,当事人针对合同纠纷申请仲裁解决的,仲裁的时效应当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具体而言,根据我国民法典有关诉讼时效的规定,当事人向人民法院主张权利的时效为3年。 总而言之,虽然当事人对于合同纠纷选
2,181 2022.04.15 -
02:42
企业承包经营合同纠纷怎么解决
企业承包经营合同,将企业的经营权采取适当方式承包给企业经营者自主经营,由承包方向发包方承包上交利润等任务,而明确相互权利的协议。按事实上情况,对于合同纷争,当事人能够商量解决,商量不能解决的,当事人能够向人民法院诉讼,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纷争。
1,396 2022.04.17 -
01:17
发生加工承揽合同纠纷怎么解决
发生加工承揽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如下: 1、当事人可以先协商,通过和解或者调解对合同争议加以解决,合同双方当事人如果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出现了纠纷,首先应按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加以解决; 2、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
807 20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