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遣制劳动合同该怎么办?有哪些法律知识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主体对象:合同制的主体是用工单位与劳动者,而派遣制劳动合同的主体是派遣公司、用人单位与劳动者; 2.劳动关系:合同制职工直接和用工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派遣制员工与用工单位不是劳动关系,而是与派遣公司形成劳动关系;也就是,合同制职工直接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派遣制员工则与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 3.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合同制职工由用工单位设立专门人员/机构对职工直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派遣制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则由派遣公司全权负责。 4.适用法律:受到主体不同、劳动关系不同的影响,派遣制与合同制所适用的具体法律条款也有所不同; 5.合同的法定形式:合同制中,用工单位与合同制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派遣制中,用工单位与派遣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合同》,派遣公司与派遣制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用工单位与派遣制员工签订《劳务协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关于劳务派遣的法律常识有:劳务派遣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派遣劳动者应当订立劳务派遣协议;用工单位应当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劳务派遣单位确定派遣期限,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
劳动合同可分为下列形式: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分别指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和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的劳动合同。
-
劳务派遣的法律常识有哪些?
关于劳务派遣的法律常识如下: 1、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 2、用工总量是指用工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人数与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人数之和; 3、计算劳务派遣用工比例的用工单位是指依照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可以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
2020.07.03 118 -
关于劳务派遣的法律常识有哪些
关于劳务派遣的法律常识: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10%;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被派遣劳动者有权在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依法参加或者组
2020.06.15 136 -
合同法律知识有哪些
委托合同主要有的相关法律知识如下: 1、受托人在委托范围内所做出的法律行为效力及于委托人; 2、委托合同是指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事务的合同; 3、委托人可以特别委托受托人处理一项或者数项事务,也可以概括委托受托人处理一切事
2021.04.22 201
-
怎么办理派遣制劳动合同
1.主体对象:合同制的主体是用工单位与劳动者,而派遣制劳动合同的主体是派遣公司、用人单位与劳动者; 2.劳动关系:合同制职工直接和用工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派遣制员工与用工单位不是劳动关系,而是与派遣公司
2022-07-29 15,340 -
合同制员工和劳务派遣有哪些法律规定?
聘用合同是劳动合同的一种,是确立聘用单位与应聘的劳动者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这种协议,是指以招聘或聘请在职和非在职劳动者中有特定技术业务专长者为专职或兼职的技术专业人员或管理人员为目的的一种合同。
2022-08-11 15,340 -
劳务派遣新劳动合同法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劳动合同法》有关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定 (一)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的协议与双方的法律责任: 1、劳务派遣协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以下称
2022-03-14 15,340 -
合同制员工和劳务派遣有哪些法律规定啊?
劳务派遣又称人才派遣、人才租赁、劳动派遣、劳动力租赁、雇员租赁,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并支付报酬,把劳动者派向其他用工单位,再由其用工单位向派遣机构支付一笔服务费用的一种用工形式。
2022-08-11 15,340
-
01:04
劳动派遣合同坑人吗
劳动派遣合同一般不坑人。但是签订劳务派遣合同时注意以下事项: 1、应当载明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 2、用人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3、劳务派遣合同规定,劳动派遣单位应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
7,329 2022.04.17 -
01:19
哪些是劳务派遣
劳务派遣又可以被称为是“人力派遣”,它一般指的是劳务派遣公司与被派遣员工之间订立劳动合同关系之后,劳务派遣公司会把员工派至其他的合作用人单位,再由其合作的用人单位向劳务派遣公司按照相关合同约定的服务费用进行支付的一种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的用工
1,577 2022.04.15 -
01:09
劳动合同和劳务派遣合同的区别是什么
劳动合同和劳务派遣合同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两个合同的主体的关系和定义不相同。 1、劳动合同,主要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确立的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或变更劳动合同时,应该遵守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任何一方
5,034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