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维修房屋的费用该如何分摊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发生自然损坏,维修和更新、改造费用按以下原则分摊:(一)物业管理区域内全体业主共有的设施设备的维修和更新、改造费用,由全体业主按产权面积份额比例分摊。(二)整幢楼或者单元本体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和更新、改造费用,由整幢楼或者单元业主按产权面积份额比例分摊。(三)共有房屋主体结构中的基础、柱、梁、墙的修缮,由共有房屋所有人按产权面积份额比例分摊。(四)共有墙体的修缮(包括因结构需要而涉及的相邻部位的修缮),按两侧均分后,再由每侧房屋所有人按产权面积份额比例分摊。(五)楼盖的修缮:其楼面与顶棚部位,由所在层房屋所有人负责;其结构部位,由毗连层上下房屋所有人按产权面积份额比例分摊。(六)屋盖的修缮:1.不上人房盖,由修缮所及范围覆盖下各层的房屋所有人按产权面积份额比例分摊。2.可上人屋盖(包括屋面和周边护拦),如为各层所共用,由修缮所及范围覆盖下各层的房屋所有人按产权面积份额比例分摊;如仅为若干层使用,使用层的房屋所有人分担一半,其余一半由修缮所及范围覆盖下层房屋所有人按产权面积份额比例分摊。(七)楼梯及楼梯间(包括出屋面部分)的维修费用分摊:1.各层共用楼梯,由各层业主按产权面积份额比例分摊。2.专用楼梯,由其专用的业主按产权面积份额比例分摊。(八)房屋共用部位必要的装饰,由受益的房屋所有人按产权面积份额比例分摊。(九)房屋共有、共用的设备和附属建筑(如电梯、水泵、暖气、水卫、电照、沟管、垃圾道、化粪池等)的修缮,由所有人按份额比例分担。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房屋漏水楼上业主应该承担房屋维修费吗
如果是房屋本身质量问题导致漏水的,楼上业主不承担维修费,在保修期内由开发商承担维修责任;如果是由于楼上的业主的过错导致漏水的,则楼上的业主就应当承担维修责任,承担维修费。
2020.03.20 148 -
房屋装修费该如何分割?
房屋装修费一般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夫妻共同债务要由夫妻双方共同偿还,可以由夫妻共同财产清偿,夫妻共同财产不足以清偿的,可以由双方协商清偿,协商不成的,可以由法院判决。
2021.03.12 118 -
电梯维修费是否由业主均摊呢
很多业主对《物业管理条例》不了解,认为交了物业费就不应再承担电梯维修费,因此不愿出钱维修。于是,很多物业公司都会主动承担一部分维修费用,剩下的由业主均摊。 一般是由物业公司承担,电梯的维护保养是由电梯公司或委托的维保单位进行。
2020.09.18 945
-
物业公司维修房屋的费用怎么分摊
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发生自然损坏,维修和更新、改造费用按以下原则分摊:(一)物业管理区域内全体业主共有的设施设备的维修和更新、改造费用,由全体业主按产权面积份额比例分摊。(二)整幢楼或者单元本体
2022-03-22 15,340 -
主次责任该如何分摊修车费用
主责承担自己车的70%的责任,对方车的70%的责任。欠责承担事故30%责任。这个7成与3成主要是指2020元以上的部分。2020元以下的由自己的负责赔付。2020以上的对方赔付7成或3成。《》第七十六
2022-09-01 15,340 -
楼顶维修费如何分摊?
楼顶维修费用由共同使用楼顶的业主按照比例分摊。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第二十条,商品住宅之间或者商品住宅与非住宅之间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和更新、改造费用,由相关业主按照各自拥有物业建筑面
2022-05-16 15,340 -
楼顶维修费如何分摊
楼顶维修费用由共同使用楼顶的业主按照比例分摊。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第二十条,商品住宅之间或者商品住宅与非住宅之间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和更新、改造费用,由相关业主按照各自拥有物业建筑面
2022-06-17 15,340
-
00:59
房屋维修费用谁承担根据民法典的规定,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否则由出租人承担租赁房屋的维修义务。当租赁房屋需要维修时,承租人有权要求出租人的合理期限内予以维修,使其符合约定的用途。若出租人不予以维修的,承租人可以自行维修。此时的维修费用,应当由出租人承担。若是承
2,162 2022.04.17 -
01:04
房屋装修合同无效如何维权房屋装修合同被宣告无效的话,当事人可以与对方进行协商,双方共同解决合同被宣告无效之后的后续处理问题。换句话说,如果当事人因为房屋装修合同被宣告无效而遭受损失的话,当事人仍然可以向对合同无效的事由存在过错的一方,主张相应的赔偿责任。另外需要注
1,163 2022.04.17 -
01:08
父母的房屋该如何继承父母房子的继承,有协议的按照协议继承,没有协议则按照法定继承的顺序继承。 有协议的,可以按照遗赠扶养协议、遗赠协议等这些协议,来继承房子。 没有留下协议的,应按照法定顺序来继承,首先是配偶、孩子、父母。其次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如
69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