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假军牌车辆被查, 使用套牌车辆怎么处罚, 套用假军牌可以判刑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车辆套牌,可能被处以拘留15日以下、罚款2000元、扣12分的处罚,套用假军牌涉嫌触犯刑法,根据刑法相关规定:“使用武装部队车辆号牌等专用标志,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武装部队制式服装、车辆号牌管理秩序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从8月1日起,非法提供、使用军以上领导机关车辆号牌累计六个月以上,或其他车辆号牌累计一年以上的,将被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我国交通部门对加大对假军牌处罚力度有利于遏制假军车,但如何确认使用时间,关键要看调查取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对使用套牌车辆的处罚如下:伪造、变造由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伪造、变造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的,由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使用其他车辆的机动车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使用假牌套牌的处理方法如下: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驾驶证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处15日以下拘留,并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
使用套牌车辆按什么标准处罚
最新规定,套牌车辆的人,会受到以下处罚:使用其他机动车号牌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套牌车辆,并处2000元至5000元罚款。使用其他车辆号牌的行为,俗称套牌车。
2020.05.01 163 -
车辆套牌被查怎么处罚
车辆套牌被查后,应当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套用的车牌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根据规定,机动车不得使用其他车辆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以及保险标志。
2020.12.29 252 -
最新规定对使用套牌车辆怎么处罚
最新规定对使用套牌车辆的处罚如下:使用其他机动车号牌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套牌车辆,并处2000元至5000元罚款。使用其他车辆号牌的行为,俗称套牌车。
2020.08.30 308
-
使用套牌车辆怎么处罚
根据公安部新规定: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号牌的;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行驶证的;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驾驶证的;使用其他车辆的机动车号牌的;使用其他车辆的机动车行驶证的;使用伪造、变造的校车标牌的等都
2022-05-29 15,340 -
对使用套牌车辆怎么处罚
根据公安部新规定: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号牌的;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行驶证的;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驾驶证的;使用其他车辆的机动车号牌的;使用其他车辆的机动车行驶证的;使用伪造、变造的校车标牌的等都
2022-05-31 15,340 -
使用假牌车辆处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六条规定,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驾驶证或者使用其他车辆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
2022-03-13 15,340 -
使用套牌车怎么处罚
套牌车一是害自己,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一旦发现套牌现象,对于套牌车主除了给予经济处罚外,严重者还要予以刑事处罚,最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二是害他人。套牌车主因为套用别人的牌照,所以在
2022-08-17 15,340
-
01:18
套牌车怎么处罚呢套牌车,通常叫做克隆车,即通过伪造,或者违反法律而套取别的车辆号牌及行驶证等手续上路行驶的车辆。 使用伪造、变造车辆号牌、行驶证、驾驶证或者使用别的车辆号牌、行驶证的驾驶人,一次计十二分。 另外,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
11,619 2022.04.17 -
01:43
套牌车应该怎么处罚呢套牌车,通常叫做克隆车,即通过伪造,或者违反法律而套取别的车辆号牌及行驶证等手续上路行驶的车辆。 使用伪造、变造车辆号牌、行驶证、驾驶证或者使用别的车辆号牌、行驶证的驾驶人,一次计十二分。 另外,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
4,611 2022.04.15 -
01:03
公务车辆使用管理办法公务车辆使用管理办法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有效保障公务活动,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节约型机关建设,根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机关事务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而制定的。适用于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监
5,35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