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欺诈行为的认定有什么,法律上该如何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于商家所作出的欺诈行为,进行认定的方式有: 1、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 2、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 3、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商家欺诈行为的认定有: 1、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 2、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 3、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等。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
商家欺诈行为的法律认定具体如下: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等。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
-
商家欺诈行为的认定有什么
商家的下列行为属于欺诈消费者: ⑴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 ⑵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 ⑶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 ⑷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
2020.11.28 227 -
商家欺诈行为的认定
商家的下列行为属于欺诈消费者: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
2020.07.17 280 -
如何让工商局认定商家欺诈行为
当事人可以向工商局举报,来让工商局认定商家欺诈,举报的方式包括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等。商家欺诈的情形包括: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
2021.01.20 67
-
商家欺诈行为的认定都有什么
1、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 2、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 3、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等。
2022-06-25 15,340 -
商家欺诈行为的认定
1、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 2、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 3、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等。 4、法律依据:《消费者权益保
2022-11-10 15,340 -
怎么认定房屋买卖的欺诈行为,法律上该如何规定
房屋买卖的欺诈行为如下: 一、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 二、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 三、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出卖给第三人或者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
2023-08-29 15,340 -
商家欺诈行为的认定有哪些
商家的下列行为属于欺诈消费者: (1)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 (2)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 (3)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 (4
2023-02-24 15,340
-
01:27
消费欺诈行为的法律认定
消费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过程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工商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可以从3个方面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消费欺诈:
3,283 2022.04.17 -
01:01
家暴法律如何认定家暴
法律上的家暴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只要家庭成员一方有上述行为之一的,就可以认定家暴的存在。家暴具体认定如下: 1、家庭暴力的主体是家庭成员; 2、家庭暴力的实施
1,324 2023.03.14 -
00:58
法律上如何认定假离婚
在法律上,只要双方已经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或者通过诉讼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就意味着双方已经离婚成功。法律上不存在假离婚一说。无论是双方处于协议离婚期间或者是诉讼离婚期间,只要双方没有拿到离婚证书或者是离婚判决书、离婚调解书,都代表着离婚的程
2,047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