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视权起诉要具备什么条件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出生父母主张探望权的,必须提供能够证明出生父母子女关系,且该子女未被他人合法收养的证据,如出生证明、户口簿等;养父母主张探望权的,需要提交合法的收养证明,证明形成合法的收养关系。如果继父母主张探望权,需要提交双方已经形成抚养关系的证据。当然,如果离婚协议明确规定了探望权的行使方式和内容,离婚协议是纠纷后非常有利的证明。(2)抚养孩子的一方无理阻挠另一方探望权的证据。一般来说,无论是协议离婚还是判决离婚,对子女探视权都会有明确的约定或规定。因此,探视权行使发生纠纷后,主张行使探视权的一方需要向人民法院提交对方阻挠行使探视权的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探视权起诉需要的证据有: 1、如果是起诉要求行使探视权,那应该提交对方不让探视的证据; 2、如果起诉要求中止探视,应该提交对方探视给孩子带来不利影响的证据。
因探望权受到侵犯而向法院起诉的,原告应当准备的材料有: 1、民事起诉书。 2、主要证据材料目录及复印件。 3、原告身份证复印件1份并同时提供原件供查验。 4、如委托他人诉讼,另须提交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及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各1份,并同时提供原件供查验。
-
探视权起诉需要什么证件
探视权起诉需要提交的资料: (1)双方的身份信息; (2)离婚证; (3)离婚协议书或离婚判决书,证明对孩子探视权作了约定或判决; (4)支付了孩子抚养费的证据,如银行转账流水单; (5)不让探望孩子的证据,如证人、录音资料等。
2021.04.10 136 -
起诉探视权具体需要什么证据
起诉探视权需要的证据:提供能够证明存在生父母子女关系,并且该子女没有被他人合法收养的证据,如出生证明、户口簿。探视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
2020.09.22 122 -
探监要具备什么条件吗
探监要具备下列条件:探望人是罪犯的亲属、监护人;经监狱等执行机关批准;并且在指定的时间和场所内进行探望;近亲属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和同胞的兄弟姊妹。
2020.07.20 126
-
探视权起诉需要准备哪些证件
探视权起诉需要提交双方的身份信息、离婚证、离婚协议书或离婚判决书,证明对孩子探视权作了约定或判决、支付了孩子抚养费的证据、不让探望孩子的证据。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
2022-06-08 15,340 -
如何起诉要求探视权?需要准备什么?
对于您的疑问怎么起诉要求探视权的解答是这样的: 1、“起诉探视孩子的具体时间和方式”: (1)起诉时间:在你知道她不让你探视孩子后2年内都可以。 (2)起诉方式:带起诉状到法院的立案庭。 (3)至于你
2022-08-07 15,340 -
起诉探视权需要什么
探视权属于法定权利,如果对方拒绝探视,可以去法院起诉。起诉时需要本人身份证,离婚协议书,起诉状去法院立案。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
2022-04-25 15,340 -
探视权书面起诉需要准备什么证据
起诉探视权需要的证据:(1)如果是生父母主张探望权,必须提供能够证明存在生父母子女关系,并且该子女没有被他人合法收养的证据,如出生证明,户口本;如果养父母主张探望权的,则需要提交合法的收养证明,以证明
2021-10-19 15,340
-
01:31
探视权怎么起诉
首先,在离婚时,夫妻双方应当就子女的抚养问题,以及离婚后探望问题达成一致的协议。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离婚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并不会就此结束。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父母有权行使探望权,继续享受与子女之间的亲子权利。因此,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如
2,514 2022.04.17 -
01:02
起诉探视权费用多少
起诉探视权费用,一般需要缴纳五十元到一百元左右的费用。因为探视权属于非财产案件。而探视权的诉讼源头在于,离婚父母一方不让另一方行使探视权,所以才提出的诉讼请求。探视权的诉讼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判定下,通常都是具有强制性的。与此同时,如果探视
2,158 2022.05.11 -
01:26
中止探视权起诉状怎么写
中止探视权的起诉状应按以下格式书写: 1、标题应当为“民事起诉状”或者“起诉状”。 2、原被告身份信息。原告应为有抚养权的一方,被告为支付抚养费一方。起诉状中应写明双方姓名、性别、民族、实际居住地址、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信息。 3、诉讼请求
2,431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