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工伤保险辞职能报销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员工工伤赔偿是可以拿到的,但是需要申请劳动仲裁进行维权。但是在获得了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后是不能再获其他工伤待遇报销了。依据《劳动争议调节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职工工伤不能使用医疗保险报销。应及时向工伤保险部门申报,然后报销工伤保险的医疗费用。职工因工作受到事故伤害或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不超过12个月。
-
商业保险辞职了还能报销吗
一般情况下,商业保险是作为对员工的一种保障而设立购买的。如果员工离职,公司也会在解除劳务关系的当月,取消这个保险缴费。那对员工的保障也就相应停止。这个情况是一般公司都会执行的。
2020.03.04 1,481 -
职工工伤保险怎样报销
职工工伤保险报销流程如下: 1、用人单位应在职工发生事故三十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用人单位未提出认定申请,则受伤职工及其近亲属或工会组织可在一年内申请认定; 2、提交认定材料,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能证明与用人单位
2022.04.12 1,234 -
职工工伤保险怎么报销
职工治疗工伤期间所需的费用,可以先由工伤职工所在单位先垫付。如果该单位为员工缴纳了工伤保险,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为工伤后,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费用,由用人单位向经办机构申报结算。如果未为员工
2022.04.13 700
-
电击职工工伤保险能报销吗?
建议先向社保局申请工伤认定,待医疗终结后申请伤残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委托律师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工伤待遇。 工伤治疗的康复期间工资照发,住院按70元一天支付伙食费。 如构成伤残的,劳动关系继存期间可获一次性
2022-05-23 15,340 -
工伤保险怎么报销工伤保险能报销吗
1.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首先要到当地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这是所有问题的前提,不申请工伤认定,就无法通过工伤获得赔偿,如果单位不申请的话,职工个人就必须在受伤之日起一年内申请; 2.根据《
2022-04-23 15,340 -
交的社保如果辞职了工伤险还能报销吗
一般不能,因为辞职了就不存在劳动关系了,用人单位无需承担赔偿责任。对工伤赔偿纠纷提起诉讼的流程: 1、当事人对劳动仲裁裁决结果不服的,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提交起诉状; 2、人民法院审查后,接受并决定
2022-06-11 15,340 -
工伤保险能报销吗
1.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首先要到当地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这是所有问题的前提,不申请工伤认定,就无法通过工伤获得赔偿,如果单位不申请的话,职工个人就必须在受伤之日起一年内申请; 2.根据《
2022-04-22 15,340
-
00:55
男职工生育保险怎么报销流程男职工生育保险的报销流程如下: 1、妻子需要去街道社区开具无就业的证明; 2、去社保机构领取申请表填写,同时社保机构会一次性告知当事人所要带的材料,比如准生证,结婚证,出生证明,出院小结,医疗清单,身份证,妻子失业证明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
7,197 2022.05.11 -
00:53
在职职工医保报销比例在职职工医保报销比例的规定如下: 1、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门诊年度报销上限:20000元。起付线:在职人员1800元,报销比例:70%起; 2、住院年度报销上限:30万元。起付线:不分在职人员还是退休人员,第一次住院1300元起,报销比例:85
6,027 2022.06.22 -
01:04
社保停了生育险还能报销吗社保停了生育险不能报销了。生育保险报销条件包括用人单位已为职工缴纳一定时间的社保;已办理参保备案,并在当地生育;以及符合当地人社局要求的其他条件。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
13,83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