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编制离婚需要报告吗,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法律分析 有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要离婚的,一般不需要报告,按照下列程序办理即可: 1、如果是协议离婚的,双方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经过冷静期,申请办理离婚证; 2、如果是诉讼离婚的,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被判决准予离婚的,判决生效后就解除婚姻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七条 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事业编制离婚不需要报告,按照以下程序办理即可: 1、如果是协议离婚的,双方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经过冷静期,申请办理离婚证; 2、如果是诉讼离婚的,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被判决准予离婚的,判决生效,解除婚姻关系。
有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要离婚的,一般不需要报告,按照下列程序办理即可: 1、如果是协议离婚的,双方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经过冷静期,申请办理离婚证; 2、如果是诉讼离婚的,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被判决准予离婚的,判决生效后就解除婚姻关。
-
事业编制离婚是否没有丧偶报告?
有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要离婚的,一般不需要报告,按照下列程序办理即可: 1、如果是协议离婚的,双方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经过冷静期,申请办理离婚证; 2、如果是诉讼离婚的,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被判决准予离婚的,判决生效后就解除婚姻关
2021.03.19 164 -
离婚复婚要交钱吗,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离婚复婚不需要交钱。办理复婚手续跟办理结婚的手续一致,我国已经取消了办理结婚登记的工本费,所以复婚是不需要交钱的。复婚的流程: 1.复婚的男女双方持相关证件共同前往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复婚登记。 2.双方当事人各填写一
2021.03.19 112 -
坐牢可以离婚吗,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坐牢可以离婚,如果双方选择协议离婚的,由民政部门到监狱为两人办理登记手续。如果双方选择诉讼离婚的,则自由的一方可以向自己住所地的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如果坐牢一方已经坐牢超过一年的,则自由的一方需要向其被监禁地的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2022.01.16 105
-
事业编制离婚需要报告吗
有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要离婚的,一般不需要报告,按照下列程序办理即可: 1、如果是协议离婚的,双方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经过冷静期,申请办理离婚证; 2、如果是诉讼离婚的,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3-09-21 15,340 -
事业编制人员能做股东吗,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事业编制人员能做股东,具体需要结合其单位性质、成为股东(合伙人)时间、专业背景、内部审批程序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在职创办企业的,须在与本人从事专业相关的创业项目中创办企业,离岗创业的,需要携带科研
2023-11-10 15,340 -
相关劳动合同制没有事业编制要有后果吗?
按照法律规定,现在事业单位员工都签订劳动合同;在都有劳动合同的前提下,有编制的稳定; 有编制的和没有编制的,即使事业单位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制没有事业编制其工资等级不一样,但其他的福利待遇一样。
2022-06-27 15,340 -
事业编可以随时辞职吗,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事业编是不可以随时辞职的,这样违反了《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事业编制员工想辞职,也应当提前三十天和单位打招呼,表达辞职的意向。经过和单位协商,双方开始办理离职手续,员工配合交接工作,上交相关
2023-10-24 15,340
-
01:25
竞业限制相关法律法规与竞业限制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下面几点: 第一,用人单位可以和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约定竞业限制条款。与此同时,可以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如果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先
3,974 2022.04.15 -
01:30
竞业限制的相关规定竞业限制,指的是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特殊种类的劳动者不能到与原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工作,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我国法律关于竞业限制的规定主要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
4,517 2022.04.15 -
01:18
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有哪些相关规定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的规定如下: 1、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2、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
2,415 2022.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