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在执业活动中有违法行为时,应当如何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医疗机构在执业过程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的,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
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必须在过失行为发生后的12小时以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二)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
发生医疗过失后医疗机构应如何处理
发生医疗过失后,医疗机构应及时收集证据,复印相关材料,还要安抚患者情绪,并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如果当事人选择协商的,应及时和对方协商。
2020.07.16 150 -
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哪些属于违法行为
(一)违反卫生行政规章制度或者技术操作规范; (二)由于不负责任延误急危患者的抢救和诊治; (三)造成医疗责任事故的; (四)未经亲自诊查、调查,签署诊断、治疗、流行病学等证明文件或者有关出生、死亡等证明文件的; (五)隐匿、伪造或者擅自销
2020.03.17 382 -
医疗机构违法行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一)未如实告知患者病情、医疗措施和医疗风险的; (二)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为患者提供复印或者复制资料服务的; (三)
2020.10.20 313
-
医疗事故中的违法行为与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有关
如何理解区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中的“医疗
2022-01-26 15,340 -
医师在执业活动中有哪些违法行为,应当如何处理,如何
医师在执业活动中有下列违法行为的,如何处理: (一)违反卫生行政规章制度或者技术操作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由于不负责任延误急危患者的抢救和诊治,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造成医疗责任事故的; (
2022-04-27 15,340 -
医师在执业活动中有哪些违法行为,应当如何处理,如何处
医师在执业活动中有下列违法行为的,如何处理: (一)违反卫生行政规章制度或者技术操作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由于不负责任延误急危患者的抢救和诊治,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造成医疗责任事故的; (
2022-04-23 15,340 -
医师在执业活动中有哪些违法行为的,应当如何处理
医师在执业活动中有下列违法行为的,如何处理: (一)违反卫生行政规章制度或者技术操作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由于不负责任延误急危患者的抢救和诊治,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造成医疗责任事故的; (
2022-04-22 15,340
-
01:13
什么属于医疗机构执业责任以下属于医疗机构执业责任: 1、民事赔偿责任:赔偿患者或家属经济损失;具体数额的确定,患方可以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调解确定,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赔偿诉讼确定。各项赔偿项目确定后一次性支付,赔偿结束后不得再反悔; 2、行政责任:对于医疗机构,
2,053 2022.04.17 -
00:56
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处罚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处罚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执业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和药品、医疗器械,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按一万元计算。《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对未取得
7,126 2022.04.17 -
01:15
非法行医致人死亡应该如何处罚非法行医,是指无医生执业资格的人从事诊疗活动,包括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活动和擅自开业从事诊疗活动。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但一般为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在认识因素上,行为人既对自己缺乏行医技能和控制病情发展的能力是明知的,且对病人在得不到有
1,69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