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精神赔偿金一般什么情况下可以要求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二)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三)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 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第三条的规定,自然人死亡后,其近亲属因下列侵权行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一)以侮辱、诽谤、贬损、丑化或者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誉、荣誉; (二)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隐私,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隐私; (三)非法利用、损害遗体、遗骨,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遗体、遗骨。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受侵害人在人身权利或者是某些财产权利受到不法侵害,致使其遭到精神痛苦时,受害人本人、本人死亡后其近亲属有权要求侵权人给予相应的精神损害赔偿。这一赔偿需要结合多方面的因素确定数额。
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情形有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若是因故意或者是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要求精神赔偿
在下列几种情况下可以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1、自然人因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时,可以依法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2、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其他人格权利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2020.08.13 154 -
什么情况下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自然人死亡后,自然人的近亲因下列侵权行为而遭受精神痛苦的:1、通过侮辱、诽谤、贬低、中伤或者以其他方式侵犯社会公共利益或者社会道德,侵犯死者的姓名、形象、名誉和荣誉的;2、非法披露或者利用死者的隐私,或者通过违背公共利益或者社会道德的任何其
2022.04.12 682 -
什么情况下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受害人可以请求侵害行为人作出精神损害赔偿的情形包括:人身权益或者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受到侵害的;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导致亲子关系或者近亲属间的亲属关系遭受严重损害的;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遗骨等受到侵害的等。
2020.05.14 147
-
精神赔偿金什么情况下可以要求
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二)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三)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
2022-11-13 15,340 -
什么情况下可以要求精神赔偿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一)生命权、健康权、身
2022-11-14 15,340 -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要求精神赔偿金
精神损害赔偿,是权利主体因其人身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而使其遭受精神痛苦或精神受到损害而要求侵害人给予赔偿的一种民事责任,是现代民法损害赔偿制度的重要组织部分。那么精神赔偿金什么情况下可以要求,怎么规定的?
2022-07-01 15,340 -
什么情况下才可以要求精神赔偿金
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二)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三)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
2022-06-30 15,340
-
00:55
一般什么情况下可以判缓刑
当犯罪分子符合缓刑的适用条件时,可以采用缓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缓刑适用于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犯罪分子。除此之外,还要满足犯罪情节轻微、具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危险性、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不利影响等条
1,061 2022.04.15 -
01:21
工伤赔偿能要求精神损失赔偿吗
工伤保险相关法律并没有将精神赔偿列入工伤保险待遇,由于工伤保险待遇与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法律性质和功能不同,对工伤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不能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应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精神损害赔偿是指自然人因其人身权受
1,130 2022.04.17 -
01:10
什么情况下企业要支付双倍赔偿金
企业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双倍赔偿金情形如下: 1、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2、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3、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
2,58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