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至对方死妄我付主要责任能取保候审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或者:(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五)严重超载驾驶的;(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交通肇事是否可以取保候审视情况而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交通肇事是否能取保候审需要分以下情形讨论:1、如果交通肇事可能判处的是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但是对于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适用取保候审;2、对于尚未构成犯罪的交通肇事,不适用取保候审制度。
-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能取保候审吗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是可以取保候审的。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构成犯罪的,应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对交通肇事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可以取保候审。
2020.04.05 141 -
交通事故对对方主要责任我次要责任怎么赔付
发生交通事故后,如果双方都有过错行为的,要依据双方过错程序确定事故责任,一般是分为主责、同等、次要三种情形,交通事故对方主责,己方次要责任的,要确定责任的比例,例如损失一万元,对方承担80%的,己方20%的,对方赔偿 8000,自己承担 2
2021.03.26 639 -
交通肇事罪能取保候审吗
交通肇事罪能否取保候审要看是否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如果肇事情节轻微的,可以取保。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
2022.04.13 630
-
交通肇事逃逸至死主要责任能判多少年?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
2022-07-22 15,340 -
醉驾,至交通事故,需要对方谅解书,才能取保候审吗?
申请强制执行期限为两年。《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六条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
2022-10-01 15,340 -
交通肇事死亡取保候审吗
刑事拘留后三十七天内会逮捕,建议尽快委托律师办理申请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是人先出来,再配合司法机关处理案件。
2022-08-28 15,340 -
交通肇事能取保候审吗?
一般来说交通肇事情节比较轻的符合办理条件的是可以办理的,但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以及逃逸致人死亡的犯罪嫌疑人,不能取保候审。 其实法律对于取保候审的规定是很宽泛的。按照《刑事诉讼法》第5
2022-04-15 15,340
-
00:54
交通肇事罪能取保吗
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取保候审并不特指某一种罪名,只需要嫌疑人符合取保候审的相关要求就可以办理取保候审。因此交通肇事也是可以办理取保候审的,但是需要依据交通肇事的情节判断是否符合取保候审,对有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以及致人死亡
1,624 2022.04.15 -
01:14
交通事故至对方死亡怎么处理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属于严重的事故,涉及到一系列的赔偿以及相关的刑罚判决。就相关事故处理部门而言,对于事故的处理情况直接影响着受害者以及行为负责人的权益。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
1,585 2022.04.15 -
01:12
交通事故我全责对方死亡判几年
行为人在交通事故中造成了对方死亡的结果,并且对该起交通事故负有全责,此种情况下,行为人就触犯了交通肇事罪,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但是,具体会被处何种刑罚以及多少刑期,还是需要结合具体的犯罪情节严重程度来判断。 《刑法》第一百
976 2022.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