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放别人车胎气犯法吗

放别人车胎气犯法吗

2023-03-09 05:53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台湾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3-09回复

专业分析:

放别人车胎气,不是违法行为。但如果属于使用工具捅破别人的车胎的行为,属于故意损毁公私财物,公安机关将对行为人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 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放别人车胎气,不是违法行为。但如果属于使用工具捅破别人的车胎的行为,属于故意损毁公私财物,公安机关将对行为人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放别人车胎气,不是违法行为。但如果属于使用工具捅破别人的车胎的行为,属于故意损毁公私财物,公安机关将对行为人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律师普法更多>>
  • 放别人电动车胎气犯法吗
    放别人电动车胎气犯法吗

    放了别人车胎的气,其行为只是道德问题,不涉嫌违法或者犯罪。但是,如果是用工具捅破别人的车胎,其行为就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的规定,涉嫌故意损毁财物,依法要追究治安行政责任。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

    2021.10.10 2,162
  • 把别人车胎气放了犯法吗
    把别人车胎气放了犯法吗

    依据行为人的目的而定,如果不是想驾驶者出现人身损害或者财产损失的,一般是不会构成犯罪的。

    2020.07.14 740
  • 放别人车胎的气违法吗车胎可以放别人吗
    放别人车胎的气违法吗车胎可以放别人吗

    放别人车胎气,不是违法行为。但如果属于使用工具捅破别人的车胎的行为;属于故意损毁公私财物,公安机关将对行为人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2020.07.13 708
专业问答更多>>
  • 放别人电动车胎气犯法吗

    放了别人车胎的气,其行为只是道德问题,不涉嫌违法或者犯罪。但是,如果是用工具捅破别人的车胎,其行为就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的规定,涉嫌故意损毁财物,依法要追究治安行政责任。盗窃、诈骗、哄抢、抢夺

    2021-12-14 15,340
  • 汽车车胎放气违法吗

    放了别人车胎的气,其行为只是道德问题,不涉嫌违法或者犯罪。但是,如果是用工具捅破别人的车胎,其行为就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的规定,涉嫌故意损毁财物,依法要追究治安行政责任。法律链接:《治安管

    2022-07-10 15,340
  • 车胎放气算违法吗

    车胎放气属于违法行为。恶意地将汽车轮胎放气也属于“软暴力”行为。《》第四十九条、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

    2022-08-28 15,340
  • 车胎放气是违法吗

    车胎放气属于违法行为。恶意地将汽车轮胎放气也属于“软暴力”行为。《》第四十九条、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

    2022-09-0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放高利贷打伤人犯法吗 01:27
    放高利贷打伤人犯法吗

    个人放高利贷打伤人是犯法的,如果对方构成轻伤且放高利贷的人主观上是故意的心理态度,则放高利贷的人会触犯故意伤害罪,我国刑法规定犯故意伤害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伤害

    1,488 2022.04.17
  • 帮别人套现会犯法吗 00:54
    帮别人套现会犯法吗

    帮别人套现会犯法。帮别人套现,涉嫌信用卡诈骗罪,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

    7,594 2022.05.11
  • 偷看别人隐私犯法吗 01:04
    偷看别人隐私犯法吗

    偷看别人隐私犯法。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有隐私权,私自调查他人信息是犯法的,因为侵犯了公民隐私权。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

    4,655 2022.05.11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