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防范借名购房法律风险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弄清楚所购房屋的性质 如果所要购买的房屋是拆迁房、安置房、经济适用房等有政策限制交易条件的房产,那么最好不要购买,以免发生纠纷,造成房钱两空。 二、签订“借名买房合同”需言明房屋所有权归谁所有,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借名买房人一般是实际出资人,因此,应当在借名买房合同中格外注明“经双方协商以甲方的名义购房,本房屋由乙方出资购买,房屋所有权归乙方,与甲方无关”等特殊条款,防止因房屋所有权不明确,为日后发生纠纷埋下隐患。 三、借名买房人控制买房手续材料、留存足够的证据 出资的原始凭证,如存折、购房发票等,务必保存好。这样一旦名义产权人对借名买房合同的约定反悔,借名买房人就可以凭借足够的证据证明该房屋是借名买的,实际产权归借名买房人所有。 四、约定严格的违约责任 为防止名义产权人违反借名买房合同的约定,将该房转让或抵押给第三人,在借名买房合同中最好约定:登记购房人不得过户房屋、迟延过户、将房屋卖给第三人,等等;如果出现此类违约情况,就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这样就为双方严格履行借名买房合同,提供了相对充分的法律保障。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防范借名购房的法律风险:双方要签订协议,协议上写明了房款是由我来支付,并明确了房产的最终归属权,应该不存在产生纠纷的问题,即便万一对方反悔,还可以通过协议,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借名买房的法律风险有:1.借名购房合同被确认无效;2.借名购房的事实认定困难;3.出名人恶意处分房屋,房屋无法追回;4.出名人的购房资质受到影响。借名买房的防范措施有:1.要注意保护书面证据的收集与保存,与名义产权人之间签订协议书;2.将房产证、商品房买卖合同以及购房发票、付款证明等原件由自己保存;3.审慎选择名义产权人。
-
怎么防范借名买房的风险
防范借名买房的风险的方式是要清楚所购房屋的性质。最好不要购买拆迁房、安置房、经济适用房等有政策限制交易条件的房产,以免发生纠纷,委托律师拟定详细的买房合同,约定严格的违约责任。
2020.07.03 102 -
借名购房有什么法律风险
“借名购房”,它是指房屋的实际出资人借用他人名义购房,并以他人名义登记房屋所有权的行为。借名买房行为,存在很大法律风险。 首先,借名购房的出资人并不是登记权利人,因此即使出资人事实上对该房屋占有、管理和使用,也不是法律上的处分人。如果借名购
2021.02.02 95 -
借名买房的法律风险及防范一般来说
借名买房的法律风险有: 1.借名购房合同被确认无效; 2.借名购房的事实认定困难; 3.出名人恶意处分房屋,房屋无法追回; 4.出名人的购房资质受到影响。 借名买房的防范措施有: 1.要注意保护书面证据的收集与保存,与名义产权人之间签订协议
2020.10.13 87
-
如何防范借名购房法律风险
防范借名购房的法律风险:双方要签订协议,协议上写明了房款是由我来支付,并明确了房产的最终归属权,应该不存在产生纠纷的问题,即便万一对方反悔,还可以通过协议,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2022-06-07 15,340 -
如何防范借名购房法律风险?
防范借名购房的法律风险:双方要签订协议,协议上写明了房款是由我来支付,并明确了房产的最终归属权,应该不存在产生纠纷的问题,即便万一对方反悔,还可以通过协议,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2022-06-08 15,340 -
如何防范借名购房风险
防范借名购房的法律风险:双方要签订协议,协议上写明了房款是由我来支付,并明确了房产的最终归属权,应该不存在产生纠纷的问题,即便万一对方反悔,还可以通过协议,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2022-06-23 15,340 -
借名买房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借名买房的法律风险有: 1.借名购房合同被确认无效; 2.借名购房的事实认定困难; 3.出名人恶意处分房屋,房屋无法追回; 4.出名人的购房资质受到影响。 借名买房的防范措施有: 1.要注意保护书面证
2023-02-23 15,340
-
00:59
债权转让怎么防范风险
合同债权转让中的风险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避免表见让与的风险。在未收到受让人对价的情况下,不向债务人送达债权让与的通知,这样也可以防范受让人与债务人恶意串通。 第二,避免签订已过诉讼时效或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债权让与的风险。要求债权人提供催收
1,417 2022.04.15 -
01:23
借名买房存在的风险
借名买房的风险包括: 名义产权人可能会反悔。名义产权人反悔的话,而出资人又无法证明双方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等,就会很难取得房屋产权或收回购房款。 银行贷款合同提前解除。如果银行查出实际购房人和贷款人身份信息不一致,则可能提前解除合同。 名义产
1,339 2022.04.18 -
01:17
债权转让中的风险怎么防范
债权转让中的风险大致可通过以下几点来避免:第一,避免签订合同已过诉讼时效或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债权转让合同,即避免转让过程中合同不合法等情况。第二,对于债权人通知债务人的期限和形式,在转让合同中应做出明确约定,要求债权人须于合同签订后几日内通知
1,16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