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诈发行证券罪刑法规定要判几年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六十条【欺诈发行证券罪】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等发行文件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存托凭证或者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后果特别严重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组织、指使实施前款行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募集资金金额百分之二十以上一倍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后果特别严重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非法募集资金金额百分之二十以上一倍以下罚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欺诈发行债券罪的判刑规定是: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募集资金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单位犯该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募集资金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单位罪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欺诈发行债券罪一般判几年?
行为人构成欺诈发行债券罪的,一般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若是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0.05.01 122 -
中国新刑法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判几年
新刑法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的判刑: 1、一般情况下,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2、若主体为单位,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刑法》第一百六十条规定,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
2020.05.08 144 -
犯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判几年
1、犯本罪,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后果特别严重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组织、指使实施前款行为的,处五年以
2020.06.19 162
-
欺诈发行证券罪要判几年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六十条【欺诈发行证券罪】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等发行文件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存托凭证或者国务院依法认
2022-05-22 15,340 -
欺诈发行证券罪会判刑几年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六十条【欺诈发行证券罪】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等发行文件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存托凭证或者国务院依法认
2022-05-21 15,340 -
欺诈发行证券罪需要判几年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六十条【欺诈发行证券罪】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等发行文件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存托凭证或者国务院依法认
2022-11-20 15,340 -
欺诈发行证券罪该判几年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六十条【欺诈发行证券罪】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等发行文件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存托凭证或者国务院依法认
2022-05-16 15,340
-
01:07
欺诈罪能判几年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没有欺诈罪,只有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犯罪人实施欺骗行为,使得受骗人产生错误认识,受骗者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犯罪人或第三者因此取得财产,最后受骗者遭受财产损害。 我国刑法第
527 2022.05.18 -
00:58
诈骗罪要判刑几年诈骗要判刑几年,具体与犯罪分子所诈骗数额的大小有关,诈骗金额越大则刑罚越重,一般应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即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被判处
1,056 2022.04.15 -
00:58
诈骗罪判刑几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及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可知,犯诈骗罪的犯罪分子,一般应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犯罪分子,应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3,00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