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第26条是如何规定的?

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第26条是如何规定的?

2022-10-01 15:46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福建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0-01回复

专业分析: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证机构应当注销认证证书,并对外公布:(一)认证证书有效期届满,认证委托人未申请延续使用的;(二)获证产品不再生产的;(三)获证产品型号已列入国家明令淘汰或者禁止生产的产品目录的;(四)认证委托人申请注销的;(五)其他依法应当注销的情形。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管理性强制性规定是指法律及行政法规没有明确规定违反此类规范将导致合同无效或者不成立,违反此类规范继续履行合同,将会受到国家行政制裁,但合同本身并不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以及第三人的利益,而只是破坏了国家对交易秩序的管理规范。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管制的规定有: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律师普法更多>>
  • 强制性规定
    强制性规定

    法理学上一般将称为“强行性规则”,与指导性规则相对,指行为主体“必须”作为或不作为的规则。

    2021.04.27 2,587
  • 药品管理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
    药品管理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如下: 1、医疗机构配制制剂,应当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无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的,不得配制制剂; 2、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应当标明有效期,到期

    2021.12.12 2,040
  • 如何规定没收财产偿还债务的强制性条件
    如何规定没收财产偿还债务的强制性条件

    没收财产偿还债务的条件是:必须是犯罪分子在其财产被没收以前所负的正当的债务。犯罪分子的财产被没收后没有其他财产可供偿还债务。必须经债权人请求。

    2020.02.28 177
专业问答更多>>
  • 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第26条规定是什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证机构应当注销认证证书,并对外公布:(一)认证证书有效期届满,认证委托人未申请延续使用的;(二)获证产品不再生产的;(三)获证产品型号已列入国家明令淘汰或者禁止生产的产品目录的;(

    2022-09-26 15,340
  • 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第26条的内容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证机构应当注销认证证书,并对外公布:(一)认证证书有效期届满,认证委托人未申请延续使用的;(二)获证产品不再生产的;(三)获证产品型号已列入国家明令淘汰或者禁止生产的产品目录的;(

    2022-09-24 15,340
  • 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第22条是如何规定的?

    认证证书有效期为5年。认证机构应当根据其对获证产品及其生产企业的跟踪检查的情况,在认证证书上注明年度检查有效状态的查询网址和电话。认证证书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使用的,认证委托人应当在认证证书有效期届满

    2022-09-24 15,340
  • 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第二条是如何规定的?

    为保护国家安全、防止欺诈行为、保护人体健康或者安全、保护动植物生命或者健康、保护环境,国家规定的相关产品必须经过认证(以下简称强制性产品认证),并标注认证标志后,方可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

    2022-09-2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遗产继承顺序是如何规定的 00:51
    遗产继承顺序是如何规定的

    遗产继承顺序的规定如下:1、遗产继承有三种方式,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继承;2、有遗赠的,按遗赠办理;有遗嘱的,按遗嘱办理;3、没有遗嘱的,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法定继承是被继承人的继承人按照法律规定继承遗产的一种继承方式。我国的法定继承是顺

    941 2022.04.17
  • 财产继承如何规定 01:07
    财产继承如何规定

    根据我国《继承法》的相关法律规定可以知道,财产继承通常依照下面的规则进行: 第一,如果被继承人在世时已经拟有遗嘱或者遗赠扶养协议的,在去世后,财产依照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进行继承,尊重当事人的个人意愿; 第二,如果被继承人在世时没有拟定遗嘱或

    1,623 2022.04.15
  • 销售伪劣产品罪如何认定 01:12
    销售伪劣产品罪如何认定

    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行为。销售伪劣产品罪主观上对伪劣产品是明知的。如不知是伪劣产品而予以生产、销售的,由于其主观上不具有的故意,不构成犯罪。如果

    4,753 2022.10.12
公司法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