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罪程序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认罪程序的规定: (一)被告人可以不再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进行供述。 (二)公诉人、辩护人、审判人员对被告人的讯问、发问可以简化或者省略。 (三)控辩双方对无异议的证据,可以仅就证据的名称及所证明的事项作出说明。合议庭经确认公诉人、被告人、辩护人无异议的,可以当庭予以认证。 对于合议庭认为有必要调查核实的证据,控辩双方有异议的证据,或者控方、辩方要求出示、宣读的证据,应当出示、宣读,并进行质证。 (四)控辩双方主要围绕确定罪名、量刑及其他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辩论。
《刑法》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工伤认定程序:由单位或工伤职工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提交的申请材料符合要求,属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管辖范围且在受理时限内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
工伤认定程序是什么
工伤认定程序(之前也可与对方调解): (一)调查事故发生经过,作相关的证据固定工作,对于一些容易更失或被损毁的证据应及时保全,对一些流动性强或无固定职业的证人要及时作调查笔录。 (二)制作《工伤认定申请书》,并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等等。
2020.04.10 132 -
认罪程序的规定有什么
认罪程序的规定: (一)被告人可以不再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进行供述。 (二)公诉人、辩护人、审判人员对被告人的讯问、发问可以简化或者省略。 (三)控辩双方对无异议的证据,可以仅就证据的名称及所证明的事项作出说明。合议庭经确认公诉人、被告人
2020.10.22 127 -
故意伤害罪的认定程序是什么
故意伤害罪的认定程序如下: 1、特殊法医鉴定构成轻伤是故意伤害罪的基础; 2、警察局逮捕了嫌疑人;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判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上述罪,造成重
2022.04.14 292
-
认罪认罚程序是什么
1、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试点情况看,实现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立意与目标,确保了量刑协商的质量与效率,同时增加签署具结书的稳定性与有效性,试点较好的地区以提出“确定刑”量刑建议为一般原则,取得了良好的试
2023-03-13 15,340 -
认罪认罚审判程序属于什么程序?
1、认罪认罚开庭程序主要是速裁程序。 2、速裁程序应当在十日以内作出决定,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 3、被告认罪的,审判长应当将被告认罪的诉讼权和法律规定告知被告,并审查其认
2022-05-24 15,340 -
辨认程序是什么
第一,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各自管辖案件的侦查过程中,需要辨认犯罪嫌疑人的,应当分别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或者检察长批准。 第二,辨认应当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下进行。在辨认前,应当向辨认人详细询问被辨认对象的具
2022-05-24 15,340 -
涉恶犯罪的认定程序是什么
在于涉黑即黑社会组织,是在法律上有明确界定的概念,不满足法律界定的这些条件的恶势力团伙的就放到涉恶里面了。法律上有明确界定涉嫌黑社会性质犯罪,在我国《刑法》第294条规定的黑社会性质的组织,一般应具备
2022-08-09 15,340
-
01:20
职业病工伤认定程序是什么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认定工伤需要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和医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共三类证明材料。其中,工伤认定申请表中要写明造成工伤的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原因等信息,这是申请工伤认定最核心和最重要的材料,
2,280 2022.04.17 -
01:26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程序是什么
根据交通事故法律的相关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程序为: 1、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及时报警,警方到达现场进行调查。一方当事人主观上故意造成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应当负全部违法责任; 2、交警到达现场后进行现场处理对于受伤者及时送至医院治疗,肇事者
1,273 2022.04.15 -
01:15
签了认罪认罚就走简易程序吗
签了认罪认罚不一定就走简易程序,要符合以下条件才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1、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 2、被告人承认自己所犯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的; 3、被告人对适用简易程序没有异议的。 根据规定,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
2,221 2022.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