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微信聊天记录和录音被告会被上诉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会。传销是违法行为,组织领导人员涉嫌刑事犯罪,建议马上到公安机关报案,追究相关嫌疑人刑事责任。。可以同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自己的损失,至于能要回来多少,要由法官综合全案来判断,建议委托律师详细咨询。需要的证据材料主要就是互相的经济往来凭证,如果有可能,可以对其平时的会以、培训等内容录音录像,都是有利的证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有微信聊天记录可以起诉。微信聊天记录也属于民事诉讼证据规则中规定的证据种类,属于电子数据证据,是可以作为案件证据使用的。对于微信聊天记录这种电子数据证据,法院在质证时需要核对原始载体的内容,所以在开庭时需要将载有微信聊天记录的手机等原始载体带到法院供法庭核对。
可以起诉,聊天记录可以作为证据。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民提起诉讼需要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然后到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写明双方基本信息,诉讼请求和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
微信聊天记录可以起诉吗
有微信聊天记录可以起诉。微信聊天记录也属于民事诉讼证据规则中规定的证据种类,属于电子数据证据,是可以作为案件证据使用的。对于微信聊天记录这种电子数据证据,法院在质证时需要核对原始载体的内容,所以在开庭时需要将载有微信聊天记录的手机等原始载体
2022.06.17 2,746 -
只有微信聊天记录可以起诉吗?
聊天记录不能作为追债的直接证据,如果想追回债务,应该积极收集其他证据,比如转账记录,在场证人,等等,最好有借条或者欠条。先协商,协商不成可以起诉。不管结果会怎么样,都要先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再采用其他办法。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
2020.06.02 818 -
微信聊天记录曝光会违法吗
要看曝光者的目的。别人的聊天记录属于别人的隐私,私自散布他人隐私属于违法。如果造成严重后果,涉嫌犯罪。同时侵犯别人的隐私权还要承担民事侵权责任。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
2020.03.07 963
-
微信聊天记录能被立案吗?
微信聊天记录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微信聊天记录是“视听资料”的一部分,可以作为上呈法庭的证据,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将计算机记录和存储的数据证据归入视听资料类证据。但只能作为间接证据。
2021-08-10 15,340 -
被骗了只有聊天记录和聊天记录可以起诉吗
这是现在常见的短息诈骗手段,万不可轻信。 至于起诉,那更是扯淡。 以什么理由起诉你呢? 合同,你们之间不成立合同关系啊。又没有法定的强制缔约义务。纯粹是唬人,不用理他。 但是由于您已经填写了个人信息,
2022-01-31 15,340 -
借钱不还, 只有转账记录和聊天记录, 会被告上法庭吗
一般不会了,协商不成让对方起诉,对方需要提供证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三条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2022-03-20 15,340 -
微信聊天记录被骗了能删掉吗?
网上被骗钱的聊天记录删除后可以报警。应向公安机关详细说明案件经过过,能够证明欺诈事实的证据可以提供给公安机关作为定案的依据。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受害者陈述、鉴定意见、勘验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2021-11-09 15,340
-
00:56
起诉离婚会查微信聊天记录吗起诉离婚一般不会查微信聊天记录。离婚属于一般的民事诉讼,法院不会主动调查聊天记录的。警察是办理刑事案件时才会主动调取证据,而离婚是民事案件,就算原告向法院申请,法院的法官一般是不会去调取微信记录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
3,298 2022.05.13 -
01:12
欠钱有微信聊天记录能起诉吗欠钱有微信聊天记录可以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可知,起诉需要满足原告适格、被告明确、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范围即可,有无证据以及证据是否充分不是起诉的必要条件。但是如果当事
5,891 2022.04.17 -
00:58
派出所能查出微信聊天记录吗派出所能查到微信聊天记录,但是正常情况下是不会查询微信用户的微信聊天记录信息的。当然在特大的情况下才会查询用户的微信信息记录。公安机关人员也不能随意查询个人信息。因办案和工作需要查询个人信息,需经过主管领导批准,并保护个人隐私,违反规定的将
20,50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