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人民团体印章罪构成要件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正常活动的声誉;同时构成对社会公共秩序的侵犯。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属一般主体,凡年满l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无权制作上述单位的印章但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伪造。如行为人根本就不知道所承制的印章是他人无权要求制作的,不构成本罪。行为人犯罪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为了取得某种利益,有的是为了营利,有的是为了实施其他犯罪活动而做准备,等等。 本罪是选择性罪名,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伪造印章的行为,就可构成本罪。具体罪名可根据所伪造单位的印章来定,如伪造公司印章罪,伪造公司、人民团体印章罪,等等。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构成伪造人民团体印章罪的具体要件包括: 1、侵犯的客体是人民团体的正常管理活动和信誉;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伪造人民团体公文的行为; 3、主体为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4、主观方面只能出于直接故意。
刑法伪造人民团体印章罪构成要件为: 1、侵犯的客体是人民团体的正常管理活动和信誉;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伪造人民团体公文的行为; 3、主体为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4、主观方面只能出于直接故意。
-
构成伪造人民团体印章罪的条件?
构成伪造人民团体印章罪的条件: (一)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二)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 (三)客体要件: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四)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伪造人民团体印章的行为。
2020.08.19 151 -
伪造人民团体印章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伪造人民团体印章罪构成要件如下: 1、主要要件,主体属于一般主体,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此罪; 2、对象要件,侵犯的直接对象是人民群体正常活动的声誉,构成对社会公共秩序的侵犯; 3、主观要件,主观上是故意的,也就是说,行为人知道自
2022.04.14 404 -
伪造人民团体印章构成什么罪
伪造人民团体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本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伪造人民团体印章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
2020.07.17 141
-
构成伪造人民团体印章罪的要件
一、客体要件。 1.本罪所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正常活动的声誉;同时构成对社会公共秩序的侵犯。 2.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所谓印章,是指公司、
2022-07-03 15,340 -
伪造人民团体印章罪的构成条件
1.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正常活动的声誉;同时构成对社会公共秩序的侵犯。 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所谓印章,是指公司、企业、事
2022-10-14 15,340 -
伪造人民团体印章罪构成的条件
伪造人民团体印章罪的四要件有: 1、主体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 2、主观上是故意; 3、客体是人民团体的声誉和正常的社会秩序; 4、客观上行为人实施了伪造人民团体印章的行为。
2022-11-29 15,340 -
构成伪造人民团体印章罪的条件?
伪造人民团体印章罪的构成条件是: (一)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二)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 (三)客体要件: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四)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伪造人民
2023-09-03 15,340
-
01:06
伪证罪的构成要件
伪证罪,指的是在刑事诉讼中,证人、记录人、翻译人或者鉴定人针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记录、翻译或者鉴定的,企图陷害他人或隐匿罪证。 伪证罪的构成要件: 1、本罪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在起诉、刑事侦查及审判过程中,对与案件有重
2,903 2022.04.17 -
01:09
伪造公司印章罪司法解释
在刑法上没有“伪造公司印章罪”这一项罪名,该罪在刑法的罪名为“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主要指的是行为人采用伪造、变造、盗取或者买卖、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以及印章的行为,该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行为。 伪造公司印章
8,891 2022.04.12 -
01:16
伪造银行卡构成什么罪
伪造银行卡主要是构成伪造金融票证罪。 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的量刑是以下几点: 1、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2万至20万罚金; 2、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至50万罚金; 3、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1,214 2022.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