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商标权被侵权,应该如何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当事人预防其所享有的商标权被侵权的办法: 1、当事人可以对其持有的商标及时办理注册商标手续,获得一定范围内的专用权; 2、已经获得注册商标的,当事人可以注意办理延展,避免注册信息过期; 3、其他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三十九条 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十年,自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四十条 注册商标有效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商标注册人应当在期满前十二个月内按照规定办理续展手续;在此期间未能办理的,可以给予六个月的宽展期。每次续展注册的有效期为十年,自该商标上一届有效期满次日起计算。期满未办理续展手续的,注销其注册商标。 商标局应当对续展注册的商标予以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六条 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如何更好的保护商标专用权,不仅需要行政执法部门的协调,更是企业的重要工作。 需注意并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密切关注商标注册情况。 2、经常对商标信息进行检索。 3、加强商标标识的管理。 4、注册防御商标和联合商标。
商标权被侵犯时,可以采用下列三种方式进行解决: 1、与侵权人协商解决。向侵权人说明对此商标拥有商标权,表明被侵害的商标权会带来的损失,要求对方应当停止侵害并作出赔偿,还可以协商赔偿等事宜。 2、请求当地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进行行政处理。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请求处理的,要出具书面请求。请求书应当写明请求的事由、请求的
-
商标侵权该如何处理
对于商标侵权行为可以按下列方式处理: 一、遭遇商标侵权被侵权人可以与侵权人协商解决纠纷,可以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自己的损失,具体的赔偿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 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
2020.07.08 196 -
商标侵权纠纷应该如何处理
商标侵权纠纷的处理是:当事人可以协商进行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对侵权人进行行政处罚。
2020.07.03 126 -
商标被侵权如何处理
商标被侵权,先与侵权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
2020.01.02 136
-
如何预防商标侵权
主要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加强商标保护意识,商标要进行保密,同时一旦确立应尽早进行注册登记; (2)在申请商标时,就采用一个主商标和若干防御商标的模式进行申请,同时应当在类似领域内也进行防御商标
2022-08-12 15,340 -
商标侵权如何防范和预防?
1、以核准注册的商标为准,实际使用的商标仅为参考。 2、正确判断近似商标和类似商品。 3、合理界定正常使用行为。 4、商标注册人的违法使用不影响案件定性。如未注册标记、自行转让等。 5、商标侵权人的主
2022-11-10 15,340 -
商标被侵权,应如何处理?
商标侵权是指未经商标权人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或者其他干涉、妨碍商标权人使用其注册商标,损害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侵权人通常需承担停止侵权的责任,明知或应知是
2022-07-29 15,340 -
商标侵权应该如何处理
我国新《商标法》规定了商标侵权纠纷的处理程序,那么如何处理商标侵权呢?根据我国《商标法》第六十条,因商标侵权引发的纠纷,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
2021-11-24 15,340
-
01:14
著作权侵权该如何认定
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认定可分为以下几步: 1、对原告作品的分析。一部拥有有效著作权的作品必须同时具备下述条件: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范围;具备独创性;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只要有任何一个条件不具备,原告作品就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2、对被控侵权作
1,753 2022.04.17 -
00:53
商标侵权的赔偿数额如何确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相关规定,计算商标侵权行为的赔偿数额的方法,具体有以下几种: 1、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计算; 2、按照商标侵权人因为其侵权行为所获得的利润计算; 3、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4、人民法院根据案件
695 2023.01.04 -
00:45
版权侵权如何维权
目前版权登记的著作人有以下四种维权方法:自行协商,调解,仲裁,民事诉讼。如果双方能在侵权行为发生之后和解,则既可以使著作权人迅速有效地实现和维护自己的权益,也可以使侵权人避免声誉的损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当事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
1,761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