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交通事故有没有被判多少年?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发生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法院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他特别恶劣情节是指: 1、死亡2人以上或者重伤5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 2、死亡6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60万元以上的。 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交通事故处理的期限:交通事故处理时间一般应为10日。交警部门对交通事故的处理,包括勘查现场、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双方当事人的请求对赔偿争议进行调解等。 事故发生日,如果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害轻微,双方能就事故责任达成一致意见,不需要交警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的,一般自事故发生日起起算一年诉讼时效。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未报警,在事故现场撤除后,当事人又报警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六条规定的记录内容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接受案件的决定。
-
现在交通事故护理依赖一般多少年
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超过确定的护理期限,还需要继续护理的,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继续给付护理费,法院根据
2021.02.16 393 -
交通事故现在应该交多少丧葬费
丧葬费是指道路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受害人家属为处理死者的丧葬等后事而需支付一定的费用,有相关责任人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该项费用进行的赔偿。丧葬费的发生是道路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直接后果,应当给予赔偿。丧葬费的计发标准为:当地上一年度(或前12个月
2020.09.29 212 -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会被判多少年?
对于重大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情形,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机动车驾驶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死亡的,是需要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事处罚的。
2020.07.23 240
-
有交通事故判多少年
发生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法院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他特别恶劣情
2023-06-16 15,340 -
没有出现交通事故责任多少
首先要划分事故是谁的责任,一般交通事故有: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同等责任,完全责任,无责任.事故赔偿根据责任来划分,比如:两方共损失一万元,同等责任就是一个五千,无责就一分不承担,全责就全部承担.主责是
2022-10-17 15,340 -
现在交通事故误工费有没有年龄限制?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交通事故误工费赔偿是有年龄限制的,达到退休年龄的,一般是不赔偿误工费的,但有证据证明退休人员有工作收入的,可以主张误工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
2022-07-16 15,340 -
现在的法律没有乱人被判多少年
如果是为讨债目的而非法持有拘禁,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有勒索目的,实施绑架,则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2-10-27 15,340
-
01:22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逃逸判多少年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后还有逃逸行为的,原则上应当依法对其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具体而言,《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对交通肇事罪的有关定罪量刑内容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根据该条规定的内容,行为人交通肇事致他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
961 2022.06.15 -
00:58
交通重大事故致人死亡判多少年
交通重大事故致人死亡的判刑,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一般情况下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车辆驾驶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死亡的,属于交通肇事罪,一般要对车辆驾驶人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但
3,390 2022.04.15 -
01:05
交通肇事逃逸判多少年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后,肇事者为了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肇事车辆或者遗弃肇事车辆后逃跑的行为。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本质特征,就
3,29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