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罪法条与司法解释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刑法条文] 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毒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或其他危险方法 危害公共安全,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年第一款放火、决水、爆炸、毒性、放射性、传染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造成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利用爆炸、投毒、设置电网等危险方法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构成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或者非法狩猎罪,同时构成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或者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的罪,依照严厉处罚的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我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和第一百一十五年以地爆炸罪作出了规定,爆炸罪是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爆炸罪法条及司法解释为:爆炸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爆炸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爆炸罪司法解释是什么
爆炸罪法条及司法解释为:爆炸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爆炸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020.07.16 299 -
过失爆炸罪法条及司法解释有哪些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放火、爆炸、投放了毒性等一些物质,或者是以其他比较危险的方法,导致人死亡或者重伤的情况发生。一般会处无期徒刑,或者是死刑以及十年之上的有期徒刑,过失从而导致犯前款罪的,要处三年到七年的有期徒刑。如果是情节相对比较轻的,通常
2022.04.12 576 -
关于爆炸物司法解释
民用爆炸物品,是指用于非军事目的、列入民用爆炸物品品名表的各类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和雷管、导火索等点火、起爆器材。 刑法意义上的爆炸物应包括炸药、发射药、黑火药、烟火药和雷管、导火索、导爆索等物品。
2020.07.13 774
-
爆炸物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支、弹药、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年5月15日法释〔2001115号)第八条规定: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非法储存
2022-03-27 15,340 -
爆炸罪法条及司法解释有哪些
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
2022-03-15 15,340 -
盗窃爆炸物罪司法解释
《刑法》 第一百二十七条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盗窃、抢夺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022-03-14 15,340 -
非法储存爆炸物罪司法解释【非法储存爆炸物罪】
【刑法条文】第一百二十五条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处以罚金,并对直接
2021-12-05 15,340
-
01:41
逃税罪法条及司法解释
我国《刑法》规定了逃税罪的量刑标准: 1、如果纳税人通过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从而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如果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4,534 2022.04.12 -
01:12
假冒专利罪法条及司法解释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其中,“情节严重”指的是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或者给专利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等情形。 根据相
1,541 2022.04.17 -
01:20
劫夺被押解人员罪法条及司法解释
在我国《刑法》中,对劫夺被押解人员罪的量刑作出明确规定:如果犯罪嫌疑人劫夺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依法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犯罪情节严重的,依法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除此以外,暂时没有司法解释对本罪作出细节化规定。
1,02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