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缴纳费用的相关问题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缴费方式 根据海关总署15号公告,申请人应当在向海关总署寄送备案申请材料前预先缴纳备案费,并在备案申请材料中随附备案费缴款凭证的复印件。对未随附缴款凭证复印件的备案申请,海关总署不予受理; 备案费应当通过银行转帐和电汇方式汇入海关总署。 注意:为便于海关总署确认备案费到账,申请人在银行办理缴纳备案费手续时,应当将申请备案的知识产权登记或者授权号(即商标注册号、专利授权号、作品登记号或者作品名称)或备案申请编号填写在银行单据的汇款用途或备注栏。 2、海关总署出具收据 海关总署在核实所缴款项后,将以汇款方作为缴款单位,按照备案申请书提供的联系人地址,寄送海关行政事业性收费统一票据。 3、退还备案费 海关总署收取备案费后,如驳回申请人提出的备案申请,应当退还备案费。但是,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被海关总署依法注销、撤销或者因其他原因失效的,申请人已缴纳的备案费不予退还。 4、续展备案不再缴费 申请人在备案有效期内申请备案续展或变更的,不再缴纳备案费。但是,申请人在备案失效后再次申请备案的,应当重新缴纳备案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注册为系统用户; (二)录入备案申请数据; (三)缴纳备案费; (四)提交纸面申请书; (五)补正申请; (六)收到核准或者驳回申请的通知。
-
山寨手机相关的知识产权问题有哪些
山寨手机与其所仿冒的对象都属于同一种产品侵犯了专利权。山寨手机和知名品牌手机属于同类产品侵犯了商标权;山寨手机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也属于商标侵权。
2020.08.02 185 -
山寨手机相关知识产权问题有哪些
山寨手机相关知识产权问题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承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
2022.04.14 207 -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的有效期是多长
1、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自海关总署准予备案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10年。知识产权有效的,知识产权权利人可以在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向海关总署申请续展备案。每次续展备案的有效期为10年。 2、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有效期届满而不
2020.09.10 194
-
知识产权在海关备案申请保护有哪些步骤
知识产权在海关备案申请保护的步骤: (一)注册为系统用户; (二)录入备案申请数据; (三)缴纳备案费; (四)提交纸面申请书; (五)补正申请; (六)收到核准或者驳回申请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
2022-05-29 15,340 -
哪些人有资格申请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哪些人有资格申请海关保护
下列主体有资格申请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1)从目前规定看,能够向海关总署提出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申请的,只能是有关知识产权的权利人,即商标注册人、专利权人、著作权人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和奥林匹克
2022-02-15 15,340 -
进入海关备案的知识产权保护有哪些内容
知识产权在海关备案申请保护的步骤: (一)注册为系统用户; (二)录入备案申请数据; (三)缴纳备案费; (四)提交纸面申请书; (五)补正申请; (六)收到核准或者驳回申请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
2022-06-14 15,340 -
什么情况下要申请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
在海关总署备案,是全国各口岸海关主动发现进出口侵权嫌疑货物的前提。权利人若希望海关能够主动采取措施,更为有效地在边境环节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只能是在将其知识产权向海关总署备案以后。所以,作为权利人,特
2022-05-29 15,340
-
01:10
知识产权保护范围是什么首先,知识产权在学理上,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知识产权,也就是传统的知识产权,仅包括工业产权和版权两大类。其中,工业产权可以分为创造性成果权、识别性标记权和原产地名称权,共三类。创造性成果权又可以分为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权、外观设计权。识
2,906 2022.04.17 -
01:19
知识产权贯标条件有哪些知识产权贯标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建立了符合《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要求的体系文件;第二个条件是按《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建立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并运行了三个月以上;第三个条件是完成了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第四个条件是至少有一名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
6,374 2022.04.15 -
01:21
知识产权专利申请流程是怎样首先,我国专利法保护的发明创造,包括发明、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不同类型的发明创造的申请程序不同。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材料,包括产品的六面外观视图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书》。申请书中应当对外观设计进行简要说明,材料准备好后,申请人应当向国家专利局
1,76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