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惩罚形式又是哪些呢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有以下几点: 行为主体 前面已提到,行政违法是行政责任的前提,如果行为主体的行为尚未构成行政违法,行政责任就没法产生。这就是说,并非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所有行为都产生行政责任,只有有行政违法存在时行政责任才会产生。 行政责任 现代法治社会,不仅要求权力(权利)、职责(义务)的法定,而且要求对责任的承担也必须有法律依据。因此,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内容等都应当由法律规定。否则承担责任就很难做到。 责任能力 行为主体不具有法定的责任能力,即使其行为构成了行政违法,也不被追究或者承担行政责任。对行政主体来说,其责任能力的确认没有特殊的要求,只要是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是被法律、法规授权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就行;而对行政相对人中的公民而言,法定责任能力的认定,必须是达到法定的年龄、具有正常的智力等,否则即使有行政违法行为存在也不能追究行政责任。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有对行政相对人中公民责任能力的规定。 行为过错 行为的作出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行为主体不承担主观上无过错的行为的责任。如正当防卫。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如下: 1、存在行政违法行为。行政违法是行政责任的前提,如果行为主体的行为尚未构成行政违法,行政责任就没法产生。 2、行政责任主体具有行政责任能力。 3、行政主体对违法行为存在主观过错。
民事责任是指由于违反民事法律、违约或者由于民法规定所应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 主要形式: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
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实施行政侵犯行为的人,必须是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及行政执法人员。存在客观的行政侵权行为,有损失结果的发生,损害的发生是行政赔偿责任产生的基础条件。行政侵犯行为与损失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2020.04.07 118 -
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1、主体要件:实施行政侵犯行为的人,必须是在行使行政职权的过程中,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行政机关及行政执法人员。 2、行为要件:行政侵权行为是行政赔偿责任最根本的前提要件。 3、损害事实:损害的发生是行政赔偿责任产生的基础条件
2020.08.22 354 -
行政赔偿责任构成要件有哪些
行政赔偿责任构成要件: (一)主体要件:实施行政侵犯行为的人,必须是在行使行政职权的过程中,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行政机关及行政执法人员。 (二)行为要件:行政侵权行为是行政赔偿责任最根本的前提要件。 (三)损害事实:损害的发
2020.10.24 161
-
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对于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有相对人的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 无论是公民、法人,还是国家机关,作为行政相对人,只要不依法行使权利或者不依法履行义务,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即构成行政违法。
2022-08-13 15,340 -
行政责任的惩罚形式
可分为惩罚性行政责任、强制性行政责任和补救性行政责任。惩罚性行政责任的主要形式有:通报批评、行政处分等;强制性行政责任包括强制划拨、执行罚等;补救性行政责任的形式较多,主要有:认错道歉、恢复名誉、消除
2022-10-05 15,340 -
构成要件又有哪些呢?
1、本罪的主体,由于重婚罪具有对合偶性的特点,单个人不能构成。
2022-10-28 15,340 -
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具体都有哪些
行政责任有哪些构成要件? (1)行政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 ①存在违反行政法律义务的行为,这是行政责任产生的前提。 ②存在承担责任的法律依据。 ③主观过错的要件性问题。行政领域的违法行为,只要认定下来,
2022-08-09 15,340
-
01:17
合同违约责任的形式有哪些我国合同法中规定了五种合同违约责任的形式,分别为: 1、继续履行。即双方当事人签订合同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构成违约,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要求对方承担继续履行合同债务的违约责任; 2、采取补救措施。双方当事人鉴定合同后,一方有违约行为,
1,670 2022.04.15 -
01:21
违约责任的承担形式哪些承担合同违约责任的方式,包括以下这几种: 1、继续履行合同义务,即合同义务没有履行或者履行与约定不一致的,守约方有权让违约方按照约定,继续履行,直到完成合同目的。 2、采取补救措施,指履行债务的标的物品质不符条件,在不用继续履行而只需采取适
2,058 2022.04.15 -
01:30
要约的构成要件有哪些要约的构成要件包括:1、应当有具备合同主体资格的要约人与受要约人。要约人是发出要约的当事人,受要约人是接受要约的当事人。要约人与受要约人应当均具备缔约能力。2、明确、具体的要约内容。要约内容应当包括拟缔结的合同的主要条款,否则只能构成要约邀
2,37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