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转移法律规定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债权是可以转移的,但是要通知债务人。债权的转移又叫债权转让,是指债权在不同主体之间的转移。一般由原债权人与新债权人达成协议,债权转让自协议达成时生效。债权转让分为全部转让与部分转让,具有生效和可撤销的法律效果。具体表现为当债权让与生效后,在债权全部转让时,该债权则由受让人承担,原债权人不再承担原债权债务关系;部分转让时,债权由原债权人与受让人共同享有。
《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条,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债权债务转移的法律规定如下: 1、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2、债务人将债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可以催告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予以同意,债权人未作表示的,视为不同意。
债权债务转移的法律规定如下:除下列情形以外,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全部或部分权利转让给第三人: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依法不得转让;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债务人收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可以向受让人主张债务人对转让人的抗辩;债务人收到债权转让通知时,债务人对转让人享有债权。
-
债务转移有哪些法律规定
债务转移的规定有: 1、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2、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
2021.04.15 302 -
债务转移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债务转移的法律规定包括债务人转移债务应征得债权人同意;债权人未明确拒绝第三人加入债务的,可有请求第三人承担债务;债务人转移债务后,新债务人可以主张原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
2021.01.21 133 -
债务转移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债务转移的法律规定有: 1、债务人将合同的全部或部分义务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2、债务人转移义务的,新债务人可以主张原债务人对债权人的辩护; 3、债务人转移义务的,新债务人应当承担与主债务有关的从债务,债务属于原债务人的除外;
2021.11.19 349
-
债权转移有哪些法律规定
债权转让协议是一般债权转让合同而非准物权合同。债权作为一种财产权是相对的,不同于物权的绝对性,债权让与是让与人对自己所享有的债权的一种处分方式。 由于合同的相对性,债权转让协议只能约束让与人和受让人,
2022-08-08 15,340 -
债权债务转移有哪些法律规定
《》第八十四条规定,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第八十五条,债务人转移义务的,新债务人可以主张原债务人对的抗辩。第八十六条,债务人转移义务的,新债务人应当承担与主债务有关
2022-09-04 15,340 -
债权债务转移法律规定有哪些
债权债务转移的前提如下: 1、债权属于可以转让的债权; 2、债权人转让债权,需通知债务人; 3、债务人转移债务,需经债权人同意。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
2023-10-10 15,340 -
债权转移的有哪些法律规定?
债的转移方式一般是当事人之间签订相应的转移协议,债的转移的原因可能有法律规定转移和当事人协商一致转移,如果是债务转移,则必须取得债权人的同意,否则该转移行为无效。
2023-11-06 15,340
-
01:35
债权转让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债权转让一般指的是涉及的合同债权人将其债权全部或者一部分的转让给第三人的行为。 在相关的法律规定中,债权转让一般可以分为:全部转让和部分转让。 如果是债权全部让与第三人,第三人可以取代原债权人成为原合同关系中的新的债权人,因此原合同中的债权
1,326 2022.04.17 -
01:07
债权债务抵消规定有哪些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债权债务的抵消需要满足以下3点。 第一,抵消人与被抵消人之间互负债务、互享债权。双方互享债权、互负债务为双方行使抵消的前提条件。 第二,抵消的债务必须是同种类的给付。用以抵销的通常是同种类的货币或者实物。如果种类相同而品质
2,467 2022.04.17 -
01:21
法律规定子女继承权有哪些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子女继承权包括:法定继承、遗嘱继承以及遗赠扶养协议。 1、法定继承按照以下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或第一顺序继承人放弃继承继承权的,才由第二顺序继
2,297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