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方起诉离婚男方不给小孩的生活费是可以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我国法律规定,离婚的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仍然有抚养的义务,如果有一方不履行义务,便意味着违反法律,如果不支付子女抚养费的,可以向法院起诉,申请强制执行。 2、《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3、在确定关系方面,如果是女方抚养孩子的,那么女方不需要提供太多的证据。如在法庭上,男方不认可关系,女方可当庭要求进行亲自鉴定,如果男方拒绝进行亲子鉴定,法院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五条:“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对方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人,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的规定,判决男方支付抚养费。假若男方已经支付过一段时间抚养费,如果是用银行划款的方式,划款的单据也可以作为间接证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可以提起诉讼。夫妻之间的互相扶养既是权利又是义务,这种权利义务是平等的。也就是说,丈夫有扶养其妻子的义务,妻子也有扶养其丈夫的义务,反之,夫妻任何一方均有受领对方扶养的权利。夫妻扶养为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
婚内男方不给生活费,可以向法院起诉。如果女方没有生活来源,男方就有抚养女方的法定义务。如果男方拒绝抚养配偶,女方可以依法起诉维权。起诉必须符合的条件,具体如下: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
在婚内不给男方生活费可以起诉吗
可以提起诉讼。夫妻之间的互相扶养既是权利又是义务,这种权利义务是平等的。也就是说,丈夫有扶养其妻子的义务,妻子也有扶养其丈夫的义务,反之,夫妻任何一方均有受领对方扶养的权利。夫妻扶养为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
2021.02.15 166 -
婚内男方不给生活费可以起诉他吗
可以提起诉讼。 夫妻之间的互相扶养既是权利又是义务,这种权利义务是平等的。也就是说,丈夫有扶养其妻子的义务,妻子也有扶养其丈夫的义务,反之,夫妻任何一方均有受领对方扶养的权利。夫妻扶养为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
2021.03.09 441
-
离婚男方不给小孩生活费可以起诉吗
1、我国法律规定,离婚的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仍然有抚养的义务,如果有一方不履行义务,便意味着违反法律,如果不支付子女抚养费的,可以向法院起诉,申请强制执行。 2、《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
2023-08-23 15,340 -
离婚男方生活费给不给小孩子可以起诉吗?
1、我国法律规定,离婚的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仍然有抚养的义务,如果有一方不履行义务,便意味着违反法律,向法院起诉,申请强制执行。 2、以孩子的名义写一份起诉状,内容是找孩子的父亲(或母亲)要抚养费; 3、
2023-08-20 15,340 -
男方不付小孩生活费男方可以起诉生活费吗?
1、我国法律规定,离婚的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仍然有抚养的义务,如果有一方不履行义务,便意味着违反法律,向法院起诉,申请强制执行。 2、以孩子的名义写一份起诉状,内容是找孩子的父亲(或母亲)要抚养费; 3、
2023-10-18 15,340 -
男方不按时给小孩生活费可以起诉离婚吗
1、我国法律规定,离婚的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仍然有抚养的义务,如果有一方不履行义务,便意味着违反法律,向法院起诉,申请强制执行。 2、以孩子的名义写一份起诉状,内容是找孩子的父亲(或母亲)要抚养费; 3、
2023-08-12 15,340
-
01:08
离婚小孩怎样才判给男方
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通常未满2周岁或者还在哺乳期内的孩子,原则上是会判给母亲的,其他时候均有可能会判给父亲,出现以下条件之一的可以判给男方: 1、母方患有恶性的传染疾病,或有患其他重大疾病,可能会因此影响到孩子成长的; 2、母方长期在外不回
2,867 2022.04.17 -
00:56
起诉离婚男方不到场可以离婚吗
起诉离婚是需要双方到场的,就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来说,如果没有某些特殊情况存在,起诉离婚又一方不到场,而另外一方不能给到充分的证据证明感情破裂,那么一般情况是不会判决离婚的。需要当事人在6个月以后,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申请。 离婚诉讼是涉及双方
510 2022.05.27 -
00:55
男方不给抚养费怎么起诉
男方不给抚养费的起诉方式如下: 1、若是通过离婚协议约定的抚养费,一方可以向对方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支付抚养费; 2、若是诉讼离婚的,一方可以凭借离婚判决或者裁定书,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
2,097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