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对一般存单纠纷案件应作出如何的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金融机构有充分证据证明持有人未向金融机构交付上述凭证所记载的款项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持有人与金融机构间不存在存款关系,并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2、持有人以上述真实凭证为证据提起诉讼的,如金融机构不能提供证明存款关系不真实的证据; 或仅以金融机构底单的记载内容与上述凭证记载内容不符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应认定持有人与金融机构间存款关系成立,金融机构应当承担兑付款项的义务。
《票据法》第一百零六条,依照本法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以外的其他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金融机构有充分证据证明持有人未向金融机构交付上述凭证所记载的款项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持有人与金融机构间不存在存款关系,并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2、持有人以上述真实凭证为证据提起诉讼的,如金融机构不能提供证明存款关系不真实的证据; 或仅以金融机构底单的记载内容与上述凭证记载内容不符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应认定持有人与金融机构间存款关系成立,金融机构应当承担兑付款项的义务。
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般存单纠纷案件中,除应审查存单、进帐单、对帐单、存款合同等凭证的真实性外; 还应审查持有人与金融机构间存款关系的真实性,并以存单、进帐单、对帐单、存款合同等凭证的真实性以及存款关系的真实性为依据,作出正确处理。
-
对存单纠纷案件如何受理与中止
1、存单纠纷案件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8条的规定予以审查,符合规定的,均应受理。 2、人民法院在受理存单纠纷案件后,如发现犯罪线索,应将犯罪线索及时书面告知公安或检察机关。 3、如案件当
2020.01.04 85 -
存单纠纷纠纷案件如何受理与中止
我国人民法院对存单纠纷所引起的民事诉讼案件,符合法定起诉要求的,即应当受理。《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必须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且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
2020.07.17 109 -
人民法院法庭审理存单纠纷案件一般涉及哪些
人民法院审理以下存单纠纷案件:存单持有人以存单为重要证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纠纷案件;当事人以进帐单、对帐单、存款合同等凭证为主要证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纠纷案件;金融机构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确认存单、进帐单、对帐单、存款合同等凭证无效的纠纷
2020.01.03 133
-
人民法院对一般存单纠纷案件应作出哪些处理
1、金融机构有充分证据证明持有人未向金融机构交付上述凭证所记载的款项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持有人与金融机构间不存在存款关系,并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2、持有人以上述真实凭证为证据提起诉讼的,如金融机
2023-01-14 15,340 -
人民法院对一般存单纠纷案件如何处理
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般存单纠纷案件中,除应审查存单、进帐单、对帐单、存款合同等凭证的真实性外; 还应审查持有人与金融机构间存款关系的真实性,并以存单、进帐单、对帐单、存款合同等凭证的真实性以及存款关系的真
2023-02-02 15,340 -
人民法院对存单纠纷案件应作出哪些处理
人民法院对于一般存单纠纷案件的处理,如果持有人与金融机构之间不存在存款关系,应当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如果存款关系成立,则金融机构应当承担兑付款项的义务。
2022-06-28 15,340 -
人民法院对存单纠纷案件应作出哪些处理?
1、人民法院对于一般存单纠纷案件的处理,如果持有人与金融机构之间不存在存款关系,应当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如果存款关系成立,则金融机构应当承担兑付款项的义务。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
2022-11-05 15,340
-
00:53
法院建筑工程合同纠纷如何处理我国民事纠纷的解决有4种方式,包括自行协商,调解和解,仲裁,诉讼。每种方式都有自身的范围和特点。在建筑行业中经常会遇到建筑工程合同纠纷。建筑工程合同纠纷可以通过民事调解来解决。在处理纠纷的时候应该尊重当事人自愿调解的原则。在调解的时候要注意
4,879 2022.04.17 -
01:20
订婚纠纷如何处理订婚纠纷,当事人可以向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首先,订婚不等于结婚,不能受到婚姻法的严格保护。但是,订婚也会涉及财产赠与,也就是彩礼给付的问题,为了解决订婚产生的财产纠纷,婚姻法司法解释二作出了特殊的补充规定。当事人如果对彩礼的退还
1,112 2022.04.17 -
01:01
如何处理房产纠纷处理房产纠纷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具体如下: 1、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 2、仲裁方式; 3、诉讼方式。 其中仲裁的方法比较灵活简便,纠纷解决也比较快,费用也比较低,所以比较受当事人的欢迎。但是如果双方没有仲裁协议的约定,那么就只能够采取诉讼的方
583 202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