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家暴父母该受什么样的处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孩子家暴父母如果造成父母受到轻微伤的,孩子会依法受到治安处罚,即被公安机关可对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造成父母受轻伤及以上程度的,则司法机关会因其构成故意伤害罪而对其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孩子家暴父母如果造成父母受到轻微伤的,孩子会依法受到治安处罚,即被公安机关可对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造成父母受轻伤及以上程度的,则司法机关会因其构成故意伤害罪而对其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依据法律规定,父母对子女实施家暴,也是违法的。作为家庭暴力受害人的子女,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公安机接到报警后会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的。
-
父母家暴孩子怎么处理
具体处理方法是: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会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同时进行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
2021.03.28 749 -
父母打孩子怎样算家暴
父母如果是以捆绑、殴打、残害、限制人身自由等方式,对孩子的身体实施了侵害行为,那么就可认定父母打孩子的行为是家庭暴力。孩子在受到家庭暴力后,应该及时报警,公安机关在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若孩子因家庭暴力身体受到严重伤
2020.11.06 233 -
孩子被父母家暴应该怎么办?
其他家庭成员应当及时制止。如果不能制止,应及时寻求外界帮助:如拨打报警电话,向有关部门(如居住地家庭暴力报警点、派出所、居委会或村委会等)呼救,向邻居求助等。法律另有其他规定的,应当依照其规定。
2020.10.30 556
-
父母打孩子怎样算家暴
父母打孩子,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应当认定为家暴。 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给予特殊保护。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
2023-01-15 15,340 -
小孩子受到家暴能向父母告吗
可以告家长家暴,准确的讲,不是孩子控告,而是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依据《反家庭暴力法》,可以代孩子对父母提起诉讼的,要求停止侵权的行为。 但需要收集证据,比如小孩的受伤的身体
2022-11-14 15,340 -
父母打孩子什么程度算家暴
可以视为家庭冷暴力 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家庭暴力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体,使受害者身体上或精神上感
2022-03-20 15,340 -
孩子被父母家暴怎么办
可以报警,法律规定,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
2022-11-08 15,340
-
00:56
孩子家暴父母该受什么样的处罚
孩子家暴父母的处罚,需要根据情节来定。孩子家暴父母,造成轻微伤的,那么只需要进行治安管理处罚。但是如果构成轻伤二级以上的,那么涉嫌故意伤害罪,具体处罚如下: 1、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犯故意伤害罪,致人
1,326 2022.04.17 -
01:01
家暴孩子如何处罚
家暴孩子的处罚如下: 1、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2、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3、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
1,120 2022.10.08 -
01:07
父母受过刑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父母受过刑罚对孩子的影响,在孩子考公务员的时候体现的较为明显。在征兵、警校招生项目中,政审环节会严格考察考生的政治出身,也就是说,父母受过刑罚的考生,一般都是不予录用的。而在公务员的报考中,如果孩子报考的是普通公务员岗位的,政审环节适用《公
4,691 202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