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城乡居民的手续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第九条参保人员办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手续时,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由参保人员本人向待遇领取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书面申请。 (二)待遇领取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受理并审核参保人员书面申请,对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在15个工作日内,向参保人员原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出联系函,并提供相关信息;对不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向申请人作出说明。 (三)参保人员原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接到联系函的15个工作日内,完成制度衔接的参保缴费信息传递和基金划转手续。 (四)待遇领取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收到参保人员原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转移的资金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有关手续,并将情况及时通知申请人。
1、在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的前一个月,应向单位经办人供给身份证复印件(处理养老金收取卡之用)、个人相片(处理退休证用)等材料 2、社保经办人根据当事人详细情况填写退休批阅表,连同当事人的人事档案于退休当月提交给社保组织,由社保组织审阅其是否契合退休条件 3、社保审阅通往后,根据其退休年龄、参保缴费时长、历年缴费基数、当地历年社平薪酬等要素核算其详细养老金 4、经办人根据社保核算结果完善退休批阅表并提交社保承认、核准,完结后社保发放退休批文并制造退休证,一起委托银行处理其养老金收取卡 5、经办人将处理好的退休证、银行卡等转交退休当事人即可完结退休手续。
-
城乡居民医保卡在哪办理
城乡居民医保卡应当前往当地的社保机构进行办理。当事人在办理时应当携带有效的身份证件并提交申请,申请审核通过之后,即可以领取医保卡。《社会保险法》规定,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
2020.07.02 442 -
怎么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一、办理流程 1、具有本市户籍且年满16周岁及以上,60周岁以下的人员(全日制在校学生、参加其他养老保险、享受其他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除外); 2、2009年8月31日前年满60周岁以上且没有享受其他养老保险待遇的人 二、申报材料 1、户口簿
2020.05.02 553 -
城乡居民医保卡在哪里办理
城乡居民医保卡在当地的社保局进行办理。参保人携带本人有效证件(身份证、户口簿等),至邻近的区县医保中心申请办理,区县医保中心当场予以办结。参保人也可以至邻近的街道(镇)医保事务服务点(以下简称服务点)申请代为办理,服务点将在3个工作日内办结
2020.02.29 1,180
-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如何办理手续
1、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主页、本人页、增减页); 2、本人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银行卡原件及复印件; 4、如是重度残疾人员还需提供一、二级残疾证原件及复印件; 5、如是独生子女家庭还需提供户籍
2022-08-11 15,340 -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手续怎么办理?
符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居民,持本人户口簿、身份证到户籍所在街道(镇)或社区(村居)经办机构办理社保参保登记手续,填写《南京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登记表》,申请社保参保缴费。
2022-10-20 15,340 -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领取手续
1、村协理员通知领取人员进行生存资格认证,领取人带、薄到社区(村)劳保站填写《认证表》,本人签名后上交村协理员,异地居住人员可网上下载《告知书》后在居住地进行认证并将《告知书》邮寄给村协理员。2、社区
2022-09-03 15,340 -
乡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办理手续
乡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办理程序如下: 1、每月1-20日申请人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社保所提出申请; 2、社保所在收到申请材料后,当场予以审核。对符合条件的进行参保登记。不符合条件的,退还资料给申请人并说明
2022-05-28 15,340
-
01:06
城乡居民医保怎么报销城乡居民医保报销的规定如下: 1、参保人员凭身份证和医生入院安排,先缴纳住院押金住院; 2、出院时,到医院住院收费处办理出院费用结算,将住院单据、收费单据、参保的医保卡和身份证,到所属经办医疗机构进行报销。报销时需准备的材料包括:医保卡;门
14,063 2022.05.11 -
00:52
城乡居民医保卡怎么激活激活城乡居民医保卡,可以通过自助短信平台短信启用、启用金融功能同步启用和经办机构现场启用。社保卡启用后,原医保卡自动终止使用。具体如下: 1、看一下社会保障卡信息面的左上角,确定社保卡面标识的发卡银行是哪一家; 2、确定好发卡行之后,由本人
5,818 2022.05.11 -
00:58
河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河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标准如下:分别是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参保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
18,52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