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的60万元欠款,本金和利息能否只给本金?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民间借贷利息与逾期利息可以同时主张,但不能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谋取高利。审理中发现债权人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的,其利率超出规定的限度时,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借款3万年利率百分 24,一年的利息额为7200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24%的年利率属于高利贷的范畴,目前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为15.4%,民间借贷年息15.4%内受国家法律保护,也就是说年利息不超过15.4%是合法的。 最高法发布新规,明确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每月20日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LPR)的4倍为标准确定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取代原《规定》中“以24%和36%为基准的两线三区”的规定。以最新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3.85%的4倍计算,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为15.4%,相较于过去的24%和36%有较大幅度下降。
-
贷款利息高能只还本金吗
不可以! 主要是这个3个原因: 1:银行贷款有合同期限。(如果合同约定有展期,那可以展期只付利息,本金还款展期,99的不会展期)。 2:不还会影响征信,(银行的贷款期限是录入到人行征信系统里边的。一但录入贷款期限,如果到期还不了就会把你逾期
2024.04.21 20 -
网贷利息太高我能只还本金和该还的利息吗
1、确实没有偿还能力的,应当与贷款机构进行协商,宽展还款期间或者分期归还。 2、如果贷款机构起诉到法院胜诉之后,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决,会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3、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时,会依法查询贷款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 4、贷款
2024.05.15 21 -
网贷利息太高只还本金能不
1、确实没有偿还能力的,应当与贷款机构进行协商,宽展还款期间或者分期归还。 2、如果贷款机构起诉到法院胜诉之后,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决,会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3、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时,会依法查询贷款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 4、贷款
2024.04.28 23
-
网络贷款本金100万元,只还本金是否能解决你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贷款无法仅还本金,因为贷款时您与银行签订了贷款合同,合同通常会约定利息。在偿还贷款时,您需要按照贷款合同约定的本金和利息进行偿还。 如果出现贷款逾期的情况,银行可能会采取罚息和复利等措施
2024-12-10 15,340 -
网络贷款逾期的90万元能否仅偿还本金?
通常情况下,贷款无法仅还本金,因为贷款时您与银行签订了贷款合同,合同通常会约定利息。在偿还贷款时,您需要按照贷款合同约定的本金和利息进行偿还。 如果出现贷款逾期的情况,银行可能会采取罚息和复利等措施
2024-12-13 15,340 -
网贷逾4万欠款好几个月,能否只还本金?
通常情况下,贷款无法仅还本金,因为贷款时您与银行签订了贷款合同,合同通常会约定利息。在偿还贷款时,您需要按照贷款合同约定的本金和利息进行偿还。 如果出现贷款逾期的情况,银行可能会采取罚息和复利等措施
2024-12-12 15,340 -
网贷是不是只给本金不给利息
完全不还利息只偿还本金一般是不可行的,但是可以争取对利息进行减免,比如如果出现了双方约定的利息超过了法律许可的范围,这种情况就可以要求对利息进行减免,甚至要求退还超出部分利息或者以此超出利息抵扣部分本
2023-10-10 15,340
-
01:28
借款合同还款视为本金还是利息在借款合同中,借款人还款一般视为先还利息。首先,根据交易习惯可知,先还利息、再还本金是一般的借款合同的交易习惯。合同法第六十一条明确规定,合同当事人没有办法确定的事项,可以根据交易习惯来进行确认。因此,根据交易习惯,借款人还款一般视为先还利
6,065 2022.04.17 -
01:02
借款利息超过本金法院怎么处理借款利息超过本金要看该利息约定是否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
4,172 2022.04.17 -
01:04
违约金和利息能否同时主张首先,违约金和利息在借贷合同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二者的性质也是不同的。违约金主要针对这些合同当事人出现了违约行为,同时合同约定违约方需要支付一定违约金的情形。利息就是指,由于借贷关系,借款人需要向出借人支付的一定金额,也就是使用本金产生的
2,96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