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太少孩子抚养费,去法院如何申请起诉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我国法律规定,离婚的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仍然有抚养的义务,如果有一方不履行义务,便意味着违反法律,向法院起诉,申请强制执行。 2、以孩子的名义写一份起诉状,内容是找孩子的父亲(或母亲)要抚养费; 3、交到孩子父亲居住地法院,缴纳立案费20元左右; 4、开庭审理; 5、开庭前准备好证据,离婚协议书或判决书; 6、如果您准备请律师,最好在一开始就去找律师咨询。 7、《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 【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的负担】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孩子抚养费不给起诉的流程如下: 1、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书、副本及相关的证据; 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 3、符合条件的,予以立案; 4、被告进行答辩; 5、开庭审理; 6、宣判。
如果一方不支付抚养费,另一方可以向有关法院进行起诉。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当事人需要写一份起诉状,内容是一方向另一方索要抚养费。起诉状写好后,同时准备好有关材料交给有关法院,如孩子的户口本以及复印件、离婚协议书等,并缴纳立案费。
-
如果起诉到法院,孩子抚养费如何给
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人民法院在确定子女抚养费的数额时,一般是根据以下三大标准来确定: 1、子女的实际需要。 2、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 3、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 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
2021.06.25 94 -
如何申请起诉抚养费?
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不须另行起诉,法院判决对方支付抚养费,如果对方不履行,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不须另行起诉。 如果是要求增加抚养费,应当另行起诉,应在诉讼请求中列明要求增加的数额,说明事实与理由,具体内容你可以找律师代写诉状。
2021.03.23 266 -
十年未给孩子抚养费能去法院起诉吗
十年未给孩子抚养费能去法院起诉。抚养费案件当事人应当提交的证据: 1、证明身份关系的证据,如身份证、户口本等; 2、是否有血缘关系的证据,如户口本、派出所证明等; 3、自己生活状况的证据; 4、被告收入的证据,如工资证明、收入证明等。 离婚
2022.06.17 502
-
给太少孩子医疗费,去法院如何申请起诉
1、我国法律规定,离婚的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仍然有抚养的义务,如果有一方不履行义务,便意味着违反法律,向法院起诉,申请强制执行。 2、以孩子的名义写一份起诉状,内容是找孩子的父亲(或母亲)要抚养费; 3、
2023-08-15 15,340 -
妻子不给孩子抚养费,去法院如何申请起诉
1、我国法律规定,离婚的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仍然有抚养的义务,如果有一方不履行义务,便意味着违反法律,如果不支付子女抚养费的,可以向法院起诉,申请强制执行。 2、《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
2023-08-19 15,340 -
给太少婆婆赡养费,去法院如何申请起诉
给太少不算违法,赡养费没有明确的规定,只要是你给父母钱他们够花就可以。 赡养费是根据自己经济情况给付的。双方可以协商支付方式和金额。 不给赡养费的可有以下几种解决办法: 1.父母与子女尽量协商处理,保
2023-07-29 15,340 -
给太少老人赡养费,去法院如何申请起诉
给太少不算违法,赡养费没有明确的规定,只要是你给父母钱他们够花就可以。 赡养费是根据自己经济情况给付的。双方可以协商支付方式和金额。 不给赡养费的可有以下几种解决办法: 1.父母与子女尽量协商处理,保
2023-07-29 15,340
-
00:55
孩子抚养费不给怎样去起诉
不抚养孩子的一方不给孩子抚养费的,应该向对方住所地的管辖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抚养孩子是父母的法定义务,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应当给付子女的抚养费,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如果法院判决后还是不给抚养费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负
1,446 2022.05.11 -
00:48
起诉抚养权孩子要去法院吗
通过起诉的方式争取孩子的抚养权是需要去法院的。离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协议离婚,一种是诉讼离婚。通过诉讼方式离婚的,法院在判决准予双方离婚的时候,会对于孩子的抚养问题一并判决。法院一般是判决抚养权归一方,所有另外一方可以探望孩子,并且要支付孩
1,204 2022.04.15 -
01:10
离婚不给抚养费如何起诉
离婚不给抚养费起诉的流程规定如下: 1、原告向法院起诉,递交起诉状等立案材料; 2、原告的起诉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予以立案。对于不符合立案的,应当做出不予受理的裁定; 3、法院受理之后双方当事人取得相应的诉讼地位,享有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
628 202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