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合同种类与期限是怎么确定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务派遣合同与派遣劳动者签订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派遣期限为二年以上,具体的期限由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协商确定。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八条 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第五十九条 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以下称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劳务派遣合同的种类是,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派遣期限是二年以上,具体的期限可由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协商确定。劳务派遣单位需要按月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
劳务派遣合同种类和期限如何确定
现在有许多劳动者都有这样一个疑问,劳务派遣合同种类和期限如何确定?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选择订立什么类型的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决定。但考虑到劳务派遣
2020.11.22 92 -
劳务派遣合同的种类和期限如何确定
劳务派遣合同的种类是,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派遣期限是二年以上,具体的期限可由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协商确定。劳务派遣单位需要按月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2020.05.10 113 -
劳务派遣合同种类和期限
劳务派遣合同种类和期限根据劳动者和派遣单位之间约定的用工情况确定,劳务派遣合同的种类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完成一定量工作的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合同的期限一般为二年,合同中要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
2020.09.03 135
-
劳务派遣合同合同种类和期限怎么确定
劳务派遣合同种类和期限根据劳动者和派遣单位之间约定的用工情况确定,劳务派遣合同的种类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完成一定量工作的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合同的期限一般为二年,合同中要载明被派遣劳
2022-10-12 15,340 -
劳务派遣合同种类和期限怎样确定
劳务派遣合同种类和期限根据劳动者和派遣单位之间约定的用工情况确定,劳务派遣合同的种类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完成一定量工作的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合同的期限一般为二年,合同中要载明被派遣劳
2022-05-23 15,340 -
劳务派遣合同种类和期限能怎么确定
劳务派遣合同与派遣劳动者签订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派遣期限为二年以上,具体的期限由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协商确定。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2022-11-15 15,340 -
劳务派遣合同种类和期限该怎么确定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58条对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的种类和期限做出了特别规定: 劳务派遣单位和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期限必须在2年以上 劳务派遣单位和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期
2022-11-20 15,340
-
01:20
派遣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派遣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如下: 1、用工的形式不同,劳动合同是签订劳动合同的双方直接用工,而劳务派遣合同是双方并不直接用工,劳动者在实际的用工单位上班; 2、劳务派遣合同一般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而劳动合同则没有这些限制
3,636 2023.01.04 -
00:54
劳务派遣用工与劳动合同用工的区别劳务派遣用工与劳动合同用工,一般有以下的三个区别,具体如下: 1、用工关系的区别。劳务工是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合同,而合同工是直接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 2、工作性质的区别。劳务派遣工。主要是用工单位,根据本单位工作的性质,将本单位业务中的一块
3,644 2022.04.17 -
01:09
劳动合同和劳务派遣合同的区别是什么劳动合同和劳务派遣合同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两个合同的主体的关系和定义不相同。 1、劳动合同,主要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确立的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或变更劳动合同时,应该遵守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任何一方
5,050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