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传唤的相关法律规定及其解决方法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公安机关处理行政案件时,对于没有正当理由拒绝接受传唤或逃避传唤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违法嫌疑人,可以使用强制手段将其带到公安机关或指定地点接受询问。这是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逃避传唤的人,可以强制传唤。 在实施强制传唤时,需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1. 保证犯罪嫌疑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 2. 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 3. 如果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那么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4. 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19条规定,对于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需要出示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对于在现场发现的犯罪嫌疑人,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需要在讯问笔录中注明。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法律是如何规定异地传唤的 为进一步细化操作,公安部《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于不需要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传唤犯罪嫌疑人到所在市、县内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第三百一十三条同时规定:异地执行传唤、执行人员应当持《传唤通知书》、《拘传证》、办案协作函件的工作证件,与协作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联系。 协作地公安机关应当协助将犯罪嫌疑人传唤、拘传到本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犯罪嫌疑人的住处进行讯问。公安部2009年10月28日印发了《公安机关执法细则》,第二十四章第4条第3款又作了进一步的细化:异地执行传唤、拘传,执行人员应当持《传唤通知书》、《拘传证》、《办案协作函》和工作证件,与协作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联系。协作地公安机关应当协助将犯罪嫌疑人传唤、拘传到本市、县公安机关办案场所进行讯问。为保证传唤的顺利进行,《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十条,同时规定了拘传的强制措施。为了规范异地传唤,目前禁止的是将居住在外地的犯罪嫌疑人传唤至办案公安机关所在地进行讯问,并不是禁止办案公安机关民警持《传唤通知书》、《拘传证》、《办案协作函》和工作证件,与协作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联系,在协作地公安机关协助下将犯罪嫌疑人传唤、拘传到本市、县公安机关办案场所进行讯问。 在办案实践中,异地传唤主要是针对因而交由外地公安机关执行的犯罪嫌疑人和涉嫌犯罪事实仍需向本人核实尚无拘留、逮捕必要的外地人员。为了办案的方便,仍有的办案民警在对外地犯罪嫌疑人传唤时,持空白《传唤通知书》直接到当地派出所,习惯于在当地派出所协助下直接到被传唤人住处或单位,进行讯问调查,明显不符合《公安机关执法细则》的要求。 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侦查,至少三个月内要调查一次,有的办案民警为了方便,有时只直接电话通知嫌疑人从外地来到办案公安机关,作笔录时则写为:今天我路过这里,主动来公安机关把我的情况反映一下。有时外地嫌疑人电话联系不上,也未向所在地派出所请假外出,民警则会考虑人保的话对保证人罚款,财保的话没收保证金。办案民警这时就会直接找到嫌疑人的家属问明嫌疑人未经所在地公安机关准许擅自离开外出的情况。加上嫌疑人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未经准许擅自离开本市、县的证明,确实可构成没收保证金的依据,但仅凭这些材料,则明显让人觉得办案民警是为没收而没收,并没有体现出办案单位对嫌疑人继续侦查的内容。取保候审期间对其它涉案线索也可继续查证,但直接对嫌疑人本人的讯问调查也是不可确少的,办案实践中有时一时没有新线索可查时,直接对嫌疑人本人的讯问也是一个保证嫌疑人及时在案的一种手段。办案民警对于在异地传唤嫌疑人,由于对传唤嫌疑人到案的具体时间不确定,传唤通知书到案时间如何填写存在疑问。实践中,可在向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呈请批准后,事先开出到案时间留有空白的《传唤通知书》到嫌疑人住处向嫌疑人送达后再详细填写,在嫌疑人住处公安机关对嫌疑人依法传唤、讯问。随着公安网上办公的发展,在实行网上电子签章的地方,办案民警还可在嫌疑人住处公安机关的协助下,通过网上办理传唤呈请手续,通过嫌疑人住处公安机关电脑直接打印传唤文书,向嫌疑人送达,进行传唤、讯问。对于嫌疑人未经执行地公安机关批准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的,办案地公安机关也有纠正教育的义务。 嫌疑人不方便联系的,为案件侦查的需要,该履行的传唤程序也必须履行。在向嫌疑人家属询问嫌疑人去向与联系方式后,确需向嫌疑人询问的,根据案情可到嫌疑人当前住地进行传唤或者电话联系嫌疑人在其回家后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如嫌疑人家属拒不交待嫌疑人当前联系方式及去向,民警则可直接向嫌疑人家属送达《传唤通知书》,但应给嫌疑人留有必要的回居住地接受传唤的期限,以此明确对嫌疑人违反规定的程度,决定对其处罚的幅度。对有保证人的,办案民警也加强对保证人的教育,督促其加强对嫌疑人的监督,根据嫌疑人违反规定及保证人的保证履行情况,决定对保证人如何处理。
-
虐童涉及的法律及其相关事件
虐童涉及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虐待罪的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12年起,各地相继曝出了好几起“虐童”事件,先是扇孩子耳光,再是揪耳朵悬空,有的是让孩子互打耳光,有的是暴打孩子。
2020.05.06 183 -
被口头传唤的相关法律规定都有什么内容?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七条之规定“对于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指定的地点或者他的住所、所在单位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传唤的目的是保证刑事诉讼活动有计划进行,及时处理案件,传唤必须使用
2024.06.01 15 -
我国法律对传唤令的相关规定都有哪些呢?
传唤是司法机关通知诉讼当事人于指定的时间、地点到案所采取的一种措施。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七条之规定“对于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指定的地点或者他的住所、所在单位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
2024.06.08 40
-
传唤证和传票有何异同,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传唤证和传票的异同:传唤证是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适用的;传票是法院适用的法律文书。传唤证是司法机关通知诉讼当事人于指定的时间、地点到案所采取的一种措施,刑事传唤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
2023-09-23 15,340 -
传唤需要传唤证吗,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传唤需要传唤证,但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二条需要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
2023-09-03 15,340 -
治安传唤能否异地传唤?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
协助调查的专业术语是传唤。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二条需要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
2022-08-05 15,340 -
刑事传唤能否异地传唤,法律上该如何规定
刑事案件,对犯罪嫌疑人能异地传唤,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在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后,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其住处进行讯问。
2023-08-30 15,340
-
01:06
地方规章和地方性法规的区别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有本质的区别:一是制定颁布的机关不同;二是权威性和产生的社会效力不同,地方性政府法律效力低于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在本省(市)范围内有效,其效力低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是指法定
14,284 2022.05.11 -
00:56
被传唤了没收手机合法吗被传唤了没收手机合法。如果被带到派出所并被没收手机说明是被传唤了,按照法律规定被传唤人员应道法接受人身检查、包括随身携带物品,这些物品不是被没收,只是被暂时扣押,审查、传唤结束按照处理结果,就会发还给当事人或者当事人家属。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
8,711 2022.04.17 -
01:18
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有哪些相关规定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的规定如下: 1、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2、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
2,358 2022.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