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是不是当庭释放?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判缓刑并不是当庭释放。缓刑顾名思义:暂缓执行刑法,也就意味着缓刑并不是不执行刑法,只是延缓执行而已。虽说犯罪人被判执行缓刑,意味着其不用坐牢(传统以为上的进监狱),但并不意味着犯罪人在判决之后可以为所欲为,缓刑期间就是对犯罪人的考验期,如果犯罪人在缓刑期间没有再违反法律法规,那么在缓刑期满以后,犯罪人就不会再被追究任何的刑事责任,但是相反,如果其又违反法律法规,那么依照我国的刑法规定,在缓刑期满之后犯罪人将被判监内执行。 2、也就是说,虽然,犯罪人被判缓刑以后可以直接回家或者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向干什么,不会对其进行约束,但是一旦其在缓刑期内再次违法犯罪,将被直接判处监内执行。 3、缓刑期即从判决日算起,判决之后具有法律效力,也就是说,在判决前如果犯罪人被关押,被关押的时间不能算在缓刑期内,一般来说法院的判决在十日左右才会生效具有法律效力,也就是说,在判决十日以后才算缓刑期。 对于判处死缓、无期或者有期徒刑缓期执行的犯罪人,由公安机关将罪犯交送监狱执行,而如果,判处有期的罪犯,如果其所剩下的刑期不满三个月,那么由看守所代为执行刑法。而对于被判处拘役的罪犯,则交给公安及滚代为执行。如果犯罪人还是没有成年的青少年,则犯罪人要在未成年犯罪管教所执行其刑法。对于被判处缓刑的犯罪人,在缓刑期间一般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 所以说缓刑不能被当庭释放,在缓刑期间犯罪人不能违反法律法规,如果其没有违反法律法规,在缓刑期满以后就不会再被执行刑法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缓刑是否当庭释放
在我国当事人判缓刑可以当庭释放,宣判缓刑后,非在押犯应立即释放,如果是在押犯,第一审人民法院应当先行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改为监视居住或者取保候审,并立即通知公安机关。
2020.08.23 279 -
缓刑算是当庭释放吗?
缓刑不算是当庭释放,因为当庭释放只适用于无罪的人,而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2020.03.04 118 -
判缓刑是当庭释放吗
判缓刑是否当庭释放,视具体情况而定。第一审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判决尚未生效的,不能立即交付执行。如果是二审法院判决后即位生效判决,判决后立即执行。缓刑是人民法院根据嫌疑人的犯罪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和认罪态度,对嫌疑人作出暂缓执
2022.03.25 395
-
缓刑是不是当庭释放
1、判缓刑并不是当庭释放。缓刑顾名思义:暂缓执行刑法,也就意味着缓刑并不是不执行刑法,只是延缓执行而已。虽说犯罪人被判执行缓刑,意味着其不用坐牢(传统以为上的进监狱),但并不意味着犯罪人在判决之后可以
2022-06-03 15,340 -
缓刑是当庭释放吗?
一般情况下,法院在宣判缓刑之后,就可以当庭释放了。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2022-06-07 15,340 -
缓刑是当庭释放吗
法院宣告缓刑以后,必须先行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改为监视居住或者取保候审,并立即通知公安机关。公安机关接到法院决定后,应无条件的办理释放手续,发给释放证明。最迟当日24时之前,被宣告缓刑的罪犯就可以
2022-05-28 15,340 -
缓刑的是不是就是当庭释放?
缓刑一般不算是当庭释放,因为当庭释放只适用于无罪的人,而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
2022-06-21 15,340
-
01:08
开庭前不收监一般是判缓刑吗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宣告缓刑的前提条件是被告人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如果犯罪分子是累犯,或者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则一律不适用缓刑。其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的强
2,360 2022.04.15 -
01:23
有期徒刑五年缓刑二年释义是什么在我国法律定义上,判刑五年缓刑两年,一般指的是犯罪人在两年内如果不再有犯罪的情况,所判刑五年的刑事处罚可以不再执行。 同时参考刑法关于犯罪人在缓刑的考验及其积极后果,原判的刑罚就可以不再执行,有关部门会以公开的形式予以通知及宣告。 此外,根
705 2022.04.15 -
01:01
开庭法院让带上罚金是缓刑吗开庭法院让带上罚金,只能算是刑事处罚的附加刑,不能算是缓刑。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1、犯罪情节较轻; 2、有悔罪
1,369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