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是先扣完五险一金再扣税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按照国家规定,单位为个人缴付和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从纳税义务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月工资先扣除五险一金,之后再计税。 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当前,扣除标准为3500元。实行7级超额累进税率,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500元,税率3%,速算扣除率0元;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税率10%,速算扣除率105元;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税率20%,速算扣除率555元;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税率25%,速算扣除率1005元;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税率30%,速算扣除率2755元;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税率35%,速算扣除率5505元;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80000元,税率45%,速算扣除率13505元。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个人所得税是在扣除员工五险一金扣款之后计算。还要扣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则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其他补贴也加入进行一起计算。员工的补贴也是算入员工本月收入的一部分,应该纳入收入一起计算个人所得税。
-
税是扣完五险一金吗
是的。新个税法规定将起征点由3500调至 5000,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 计算公式
2020.08.15 2,601 -
税前扣除是扣完五险一金吗
是的。税前工资=所有收入总和-(社保+公积金)。社会保险中的个人交纳部分、住房公积金中的个人交纳部分是税前列支的。因此,税前工资税后工资+个人所得税。
2020.12.09 575 -
交工资是先扣税还是先扣五险
工资要先扣除五险一金再扣除个人所得税。税前工资-五险一金-个税=到手的工资。而个人所得税=[税前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020.08.05 2,430
-
税后工资是扣完五险一金吗
“工资薪金总额”是指企业按照规定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总和,不包括企业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以及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所以,税
2022-08-11 15,340 -
税是扣完五险一金吗
是的。新个税法规定将起征点由3500调至5000,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
2021-12-15 15,340 -
工资个税是扣除五险一金再算吗
1、职工工资薪金所得,扣除应由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减除费用5000元后,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2、职工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扣除三险一金
2022-06-12 15,340 -
工资1800扣完五险一金
五险一金的缴纳额度每个地区的规定都不同,基数是以工资总额为基数。有的企业在发放时有基本工资,有相关一些补贴,但有的企业在缴纳时,只是基本工资,这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具体比例要向当地的劳动部门去咨询,各地
2021-12-15 15,340
-
00:48
4500的工资五险一金扣多少
4500的工资五险一金扣除标准如下:养老扣8%,公积金一般5%,医疗保险2%。目前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1%,个人8%。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单位9%,个人2%+3元,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工伤保险,单位每个月缴纳0.5%,个人不用缴。
20,498 2022.04.17 -
01:12
五险一金怎么扣
五险一金由参保单位确定缴费基数。养老缴费基数: 1、单位缴费:自2019年5月1日起,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包括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高于16%的,可降到
6,104 2022.04.17 -
01:02
缴纳五险一金是基本工资还是实发工资
缴纳五险一金是实发工资。五险一金是按照实际工资交的,这里所讲得实际工资指的是工资总额。对于普通企业来说,职工本人的缴费基数是,基本上用人单位上年度以货币形式发放给职工的工资待遇的月均值。包含了社保、公积金个人部分、个人所得税在内的全部应发工
18,982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