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自行补缴税款是否按偷税论,法律怎么规定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企业自行补缴税款按偷税论处。企业未在规定期限申报部分销售收入税款,属于“虚假的纳税申报”,同时造成了“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结果,已经构成偷税。虽然主动补缴了税款,但这并不影响偷税行为的成立,只是减轻了偷税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 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如果是企业自查补缴税款的不按偷税论处。纳税人在稽查局进行税务检查前主动补正申报补缴税款,并且税务机关没有证据证明纳税人具有偷税主观故意的,不按偷税处理。
如果是企业自查补缴税款的不按偷税论处。纳税人在稽查局进行税务检查前主动补正申报补缴税款,并且税务机关没有证据证明纳税人具有偷税主观故意的,不按偷税处理。
-
企业自行补缴税款如何认定是否包含偷税
企业自行补缴税款按偷税论处。企业未在规定期限申报部分销售收入税款,属于“虚假的纳税申报”,同时造成了“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结果,已经构成偷税。虽然主动补缴了税款,但这并不影响偷税行为的成立,只是减轻了偷税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后果。
2020.06.11 179 -
税法对企业的偷税漏税的规定是怎样的
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欠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欠缴税款一
2020.01.10 122 -
企业偷税漏税的规定是什么
在我国企业偷税是指: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 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漏税是指因客观原因未缴或少缴税款的行为,主
2020.02.24 120
-
企业自行补缴税款是否按偷税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对偷税行为的认定作出了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
2022-06-13 15,340 -
企业自行补缴税款按偷税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对偷税行为的认定作出了规定。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
2022-09-08 15,340 -
企业自行补缴税款可以否按偷税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对偷税行为的认定作出了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
2023-01-11 15,340 -
怎样判断企业自行补缴税款是否按偷税论处?
如果是企业自查补缴税款的不按偷税论处。纳税人在稽查局进行税务检查前主动补正申报补缴税款,并且税务机关没有证据证明纳税人具有偷税主观故意的,不按偷税处理。
2023-03-10 15,340
-
01:10
企业偷税漏税如何判罪
企业偷税漏税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国家对企业的这种行为也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来处罚偷税漏税的企业。国家也明确给出了相关法律处罚条件以及管理办法,如果纳税人采取了欺骗的手段来谎报纳税税额或者是规避税额的申报等不正当手段,导致逃避纳税款数额占应
1,766 2022.04.15 -
01:08
农民将土地租给企业是否缴税
农民将土地租给企业是要缴税。农村土地流转需要交税,交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如果是个人所有交个人所得税、印花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纳税人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将承包地流转给农业生产者用
5,344 2022.05.11 -
01:11
根据规定偷税漏税怎么判刑
根据规定偷税漏税判刑的标准有以下几点: 1、偷税漏税的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构成逃税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偷税漏税的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30%以上的,则应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568 2023.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