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分割纠纷诉讼时效如何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离婚的诉讼时效需要三年。但仅限于订立离婚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情形的,请求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情形,若因夫妻一方存在转移、隐藏共同财产,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是一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离婚后财产分割纠纷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离婚纠纷一般是没有诉讼时效的,因为离婚纠纷是属于身份类型的案件,这类案件只要存在夫妻关系,那么随时可以提起诉讼,不需要考虑诉讼时效的问题,但若因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在婚后起诉的,具有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时间。
-
离婚纠纷财产分割诉讼时效怎么规定的
三年。我国的民法典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诉讼时效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通常情况下,夫妻双方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一般是三年。所以由于离婚财产分割产生纠纷,夫妻中的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时,通常适用诉讼时效的限制,诉讼时效一般是3年。
2021.02.23 106 -
离婚后财产分割纠纷诉讼时效怎样规定的
离婚后财产分割纠纷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2021.01.11 146 -
离婚后纠纷诉讼时效规定
离婚后财产纠纷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之日起开始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021.03.15 112
-
离婚财产分割纠纷诉讼时效如何规定
离婚诉讼时效是三年,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2023-09-06 15,340 -
离婚后财产分割纠纷诉讼时效如何规定的
离婚后财产纠纷诉讼时效三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022-06-30 15,340 -
房产分割纠纷诉讼时效如何规定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3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涉及不动产物权和登记返还财产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2023-09-06 15,340 -
离婚财产纠纷诉讼时效分割
离婚后财产分割纠纷诉讼时效可以参考以下内容: 1、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导致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两年。 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
2022-08-11 15,340
-
01:30
离婚纠纷房屋如何分割原则上来讲,如果房产是在婚前由个人全额购买的,就属于个人财产,不参与离婚财产分割;如果房产是在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购买的,就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可以参考下面的规则进行分割: 第一,夫妻协商如何分割房产。双方如果就房产分割比例、分割方式等
1,054 2022.04.17 -
01:13
离婚纠纷诉讼时效是多久离婚纠纷案件,一般都不会适用诉讼时效制度。因为诉讼时效制度针对的是,当事人不行使法定权利,导致诉讼时效经过,法院不再保护此项权利的情形。由于婚姻关系涉及的问题复杂,同时我国实行婚姻自由制度,当事人当然可以随时解除婚姻关系。不需要受到诉讼时效
1,382 2022.04.17 -
01:17
离婚纠纷贷款房如何分割首先,夫妻双方在离婚时没有取得了按揭房的房产证,会影响房产分割过户。如果还没有取得房产证的,离婚后,分得房子的一方想要办理,有两种解决办法:1、提前还清贷款,以消除银行按揭抵押贷款的抵押登记。在取得房产证后,双方可以按约定的分割方式,到房产
1,118 2021.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