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食品价格欺诈的法律方面有哪些

食品价格欺诈的法律方面有哪些

2022-12-15 11:04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浙江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2-15回复

专业分析:

价格欺诈行为,又称欺骗性价格表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价格法》第十四条第四项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价格欺诈的方面有:质量与价格、数量与价格不符;虚假标价、虚夸标价、虚假折价、虚构原价;两套价格;模糊标价、模糊赠售;隐蔽价格附加条件;不履行价格承诺。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价格欺诈具体表现: 1.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与有关内容与实际不符,并以此为手段诱骗消费者购买的; 2.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以低价招徕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的; 3.使用欺骗性或者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交易的。

律师普法更多>>
  • 价格欺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价格欺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价格欺诈具体表现在: 1.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与有关内容与实际不符,并以此为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购买的; 2.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者价目表,以低价招徕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的

    2020.05.15 155
  • 价格欺诈行为表现在哪些方面
    价格欺诈行为表现在哪些方面

    价格欺诈具体的表现形式有: 1、虚假标价; 2、两套价格; 3、模糊标价; 4、虚夸标价; 5、虚假折价; 6、模糊赠售; 7、隐蔽价格附加条件; 8、虚构原价; 9、不履行价格承诺; 10、质量与价格、数量与价格不符。

    2020.07.19 187
  • 网购商品价格欺诈方式主要有哪些
    网购商品价格欺诈方式主要有哪些

    网购商品价格欺诈方式包括虚构原价、虚假标价、虚假折价、虚假降价、虚假减现、虚假特价、虚假宣传、虚假馈赠、虚假承诺、虚夸标价等。

    2020.11.12 235
专业问答更多>>
  • 价格欺诈算不算食品欺诈

    经营者实施欺诈行为的金额如果只有4元,由于4元的三倍不足五百元,因此可以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规定,将增加赔偿的金额确定为500元。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2022-07-22 15,340
  • 什么是食品价格欺诈

    经营者通过标价形式或者价格手段虚构事实、隐瞒真实情况,欺骗、诱导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无论是否形成交易结果,均构成价格欺诈行为。如果遇到价格欺诈可以到工商局进行举报。

    2022-07-16 15,340
  • 食品涉嫌价格欺诈适用法律是怎样的

    《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涉嫌价格违法的处罚,只是“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2022-06-27 15,340
  • 定好的商品送过来却加价钱,食品涉嫌价格欺诈适用法律是哪些

    价格欺诈行为,又称欺骗性价格表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价格法》第十四条第四项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

    2022-07-3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消费欺诈行为的法律认定 01:27
    消费欺诈行为的法律认定

    消费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过程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工商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可以从3个方面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消费欺诈:

    3,315 2022.04.17
  • 工程价款结算有哪些方式 01:09
    工程价款结算有哪些方式

    工程价款结算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按月定期结算、分段结算、竣工后一次结算。按月定期结算是指每月由施工企业提出已完成工程月报表,连同工程价款结算账单,经建设单位签证,交建设银行办理工程价款结算的方法。分段结算是指以单项工程为对象,按施正进度将其

    835 2022.06.01
  • 集资诈骗罪有哪些法律规定 01:19
    集资诈骗罪有哪些法律规定

    集资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我国有关的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的方式进行非法集资,从而扰乱国家正常的金融秩序,对公私财产所有权进行侵犯,并且是数额较大的行为。犯罪的主体不仅是具有刑事责任的自然人还可以是单位。在现代的社会中

    1,729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