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没有给员工买社保, 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吗, 要求补交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你有权要求补交社保,单位拒绝的,建议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必要时,也可以直接申请劳动仲裁,维护你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公司不按规定交社保,员工不可以到法院起诉,因为这不在法院的案件受理范围之内。 但是劳动者可以到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举报;也可以自行补缴社会保险,而后起诉单位,要求单位返还其中应当由单位承担的社会保险费用。
单位和员工解除劳动关系后员工要求补缴社保是可以的。如果单位在与员工建立劳动关系的期间未按时足额为其缴纳社保费用的,员工在离职后仍然可以要求其补缴;单位拒绝的,员工可以向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等进行举报、投诉。
-
公司给员工交社保,不买社保可以吗
不可以。用人单位没有给劳动者缴纳社保的,劳动者是可以要求用人单位为其补缴社保的,如果用人单位不为其缴纳社保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社保部门进行投诉举报,要求用人单位为其补缴社保。 1,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性要求购买的一种保险,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
2020.09.24 1,851 -
公司可以要求员工不交社保吗
不可以。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不缴纳社会保险是违法的,当然也是无效的。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强制性规定,即便是双方协商一致不缴纳的,都是属于无效规定。
2020.07.19 403 -
员工可以要求公司不交社保吗
社保即社会保险,是国家的一种福利制度。社保需要缴纳十五年可以在退休后享受社保待遇。对于劳动者和单位来说,劳动者是不可以与单位约定自行缴纳社保的,因为根据我国法律相关的规定,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社保是强制性的。如果劳动者与单位约定自行缴纳社保,是
2022.04.12 2,272
-
公司没有给员工买社保,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自己补缴社保吗
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要求用人单位为其补缴社保。1、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性要求购买的一种保险,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目的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
2022-02-13 15,340 -
公司没给员工买社保, 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举报吗
你可以在单位所在地的社保部门申请社保稽查。 保险应当以实际收入为基准缴纳.用人单位应当在员工入职日开始为员工缴纳全部保险,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项。不缴纳保险或不足额缴纳保险属于违法行为,
2022-01-22 15,340 -
公司没给员工买社保,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吗,怎样进行投诉
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或者向当地的社保部门进行投诉举报。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性要求购买的一种保险,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目的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
2022-03-03 15,340 -
公司不给员工买社保, 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公司补缴社保
你好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解决,要求单位补缴保险。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
2022-01-23 15,340
-
01:04
新公司给员工交社保流程
新公司给员工交社保流程如下: 1、缴费企业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 2、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 3、经核定后,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缴纳社会保险费。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
8,931 2022.05.11 -
00:49
员工不续签劳动合同公司给补偿吗
员工不续签劳动合同,公司是否需要给补偿,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不续签劳动合同的赔偿,可以分为以下的两种情况,具体如下:1、如果单位不续签,需要进行经济补偿;2、如果员工不续签,需要按照具体情况来处理。在员工不续签的情况下,又可以细分为以下的
2,888 2022.04.17 -
01:09
公司没有残疾人员工也要申报残保金吗
公司没有残疾人员工也要申报残保金。保障金是指在实施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地区,凡安排残疾人达不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比例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根据地方有关法规的规定,按照年度差额人数和上年度本地区职工
7,748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