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脸上缝了三针,要赔偿多少钱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首先要到当地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这是所有问题的前提,不申请工伤认定,就无法通过工伤获得赔偿,如果单位不申请的话,职工个人就必须在受伤之日起一年内申请;2.如受伤被认定为因工受伤,拿到有劳动部门出具的工伤认定决定书后,医药费由用人单位全额垫付,停工留薪期内(工伤治疗、康复期间)工资按原待遇发放。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由单位负责、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按由工伤职工所在地标准发放;3.等伤情稳定后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鉴定工伤等级,然后按照伤残等级计算伤残赔偿数额;4.如果用人单位不履行上述的义务,工伤职工可以到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直接去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申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赔偿费用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后期医疗费、营养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被抚养人生活费,达到伤残的会有伤残赔偿金,可以申请做伤残鉴定确定伤残等级。医疗期间享受停工留薪待遇,按照原工资待遇不变计算,公司按月发放。
缝了4针能赔多少钱法律没有规定一个具体的数字,地区不一样,赔偿的金额也不一样。但是具体可以按照下列标准赔偿: 1、营养费是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来确定。 2、医疗费是以所在地治疗医院的诊断证明和医药费、治疗费、住院费的单据或病历、处方认定。 3、误工费是根据伤者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
被车撞了脸上缝针该怎么赔偿
交通事故缝针赔偿标准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可以根据以下因素计算: 1、医疗费: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康复费、整容费、后续治疗费:器官
2021.03.24 1,307 -
工伤三级我缝了四针要赔多少钱
缝了4针是否构成轻伤,须经专业机构鉴定,然后根据鉴定结果进行处理。需要做伤残等级鉴定,若构不成伤残,对方需赔偿医药费,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护理费,误工费等;若构成伤残,另需支付伤残赔偿金,精神抚慰金。建议先跟对方协商赔偿,协商不成,
2021.02.20 278 -
打架脸上缝10针怎么赔偿
1、首先,被人打伤的程度是否已经构成轻伤,如果是轻伤,打人者就构成故意伤害罪,依法应追究刑事责任,你作为受害人应当报警。 2、其次,如不构成轻伤,那么就属于一般的民事侵权,侵犯了你的生命健康权,你应当向法院提起诉讼。 3、侵权赔偿范围包括:
2021.02.11 1,294
-
脸上缝针三针赔偿多少钱
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营养费,评上残疾的,还应该赔偿残疾赔偿金、后续治疗费、被抚养人生活费、康复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具体数额现在没有办法帮你算,因为你未提供医疗费用、
2022-03-17 15,340 -
脸上缝针了私了赔多少钱
关键是看法医鉴定机构的认定,像您说的这种情况,除了“气胸”可能构成伤残外(也得看程度),您其余的伤势可能都构不成伤残。因为伤残鉴定的标准很严也很高,原则上说,只有那些不可逆转的,终生不能恢复的,才可能
2022-03-17 15,340 -
脸上缝五针要赔多少钱
工伤赔偿金的多少与劳动者的伤残等级有关,所以伤者应当尽快申请工伤认定和伤残等级鉴定,最后根据伤残等级申请工伤赔偿金。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
2022-10-16 15,340 -
脸上缝了五针工伤赔偿多少钱
1、工伤赔偿金的多少与劳动者的伤残等级有关,所以伤者应当尽快申请工伤认定和伤残等级鉴定,最后根据伤残等级申请工伤赔偿金。 2、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
2022-06-25 15,340
-
01:01
头上打个包赔偿多少钱
头上打个包赔偿的内容及标准如下: 1、医疗费:医疗费包含现场及转运途中的院前急救费用。赔偿以利人主张住院期间的外购药品、器械费用的,应当提供医嘱及购药清单等证据证明该药品、器械与治疗侵权行为导致的伤情有关; 2、误工费:误工期根据医疗机构出
2,423 2022.04.17 -
01:09
车祸人死了赔偿多少钱
车祸致人死亡的,其赔偿内容包括死亡赔偿金、丧葬费、交通费、住宿费、家属误工费、被扶养人生活费和精神抚慰金。死亡赔偿金的计算需要根据受害人的户口性质进行确定,即根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计算。此外,赔偿的具体金额还需要根
1,641 2021.01.05 -
00:56
因公殉职赔偿多少万
因公殉职赔偿多少,法律没有统一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赔偿项目: 1、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20年计算。但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1岁减少1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
2,25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