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的孩子下来后孩子的抚养权是谁?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孩子抚养权可以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起诉至法院由法院判决。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小三生的孩子的抚养权,由夫妻共同协商,协商不成二诉讼的,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会判给女方;两周岁以上的子女,会优先考虑条件较好的一方抚养孩子;孩子如果已经八岁了,还应该考虑子女本人的意见。
小三的孩子抚养权归属可以由孩子的亲生父母双方自行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起诉至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判决。根据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
小三生的孩子谁抚养权
小三生的孩子抚养权一般归女方所有,法院在审理这种抚养权纠纷案件中,会按照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原则作出判断。小三生的孩子属于非婚生子,在法律上面和婚生子享有平等地位。
2021.02.22 184 -
小三的孩子由谁抚养权?
小三生的孩子的抚养问题由当事人协商,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按照最有利于子女成长的原则进行判决。《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
2021.01.09 185 -
小三的孩子抚养权归谁
第三者所生的孩子为非婚生子,与婚生子享有同等的权利。 非婚生子的抚养权由生父母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由法院判决。 1.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 2.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
2021.01.25 201
-
小三生的孩子,孩子的抚养权归谁
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抚养权是指父母对其子女的一项人身权利,抚养有婚生的抚养与非婚生的抚养之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的出现与发生,导致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权得不
2021-06-09 15,340 -
小三的孩子抚养权归谁抚养
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孩子抚养权可以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起诉至法院由法院判决。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
2022-10-11 15,340 -
小三的孩子抚养权归谁
(一)抚养权归属 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
2022-07-16 15,340 -
现在小三的孩子孩子的抚养权归谁?
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孩子抚养权可以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起诉至法院由法院判决。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
2022-11-29 15,340
-
01:27
重婚后的孩子抚养权归谁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重婚后的孩子抚养权归谁 孩子抚养权问题在离婚时处理,一方重婚但未离婚的,孩子抚养权归父母双方。因为一方重婚,导致双方离婚的,则孩子抚养权大多数情况下归无过错方,也就是没有重婚的一方。原因如下: 1、重婚涉嫌刑事犯罪,如果过
1,414 2022.04.17 -
01:05
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归谁父母离婚后,子女抚养权的归属问题可以由双方协商达成协议,若协商无效,则可上诉至人民法院,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判决抚养权归属。 1、对于处于哺乳期的孩子,法院原则上会将孩子判给母方抚养;对于十周岁以上的子女,可以适当参考子女的意愿; 2、夫妻双方
1,465 2022.04.17 -
00:51
小三的孩子老公能争抚养权吗对于小三的孩子,如果有配偶的一方与孩子确实存在血缘关系,当然可以争取孩子的抚养权。根据我国民法典第1071条的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换句话说,就算孩子是因为有配偶的人,实施了婚外情行为生下的孩子,也应当享有相应的权利。孩
1,688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