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咨询一下如何正确解决合伙人退伙的纠纷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合伙的退伙只能发生在合伙解散之前,不能发生在合伙解散之后。退伙和解散在不同情况下适用不同的法律。合伙人的内部纠纷,不能对抗外部债权人。合伙在一定情况下会发生解散。合伙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当解散: (一)合伙约定的经营期限届满,合伙人不愿继续经营的; (二)合伙约定的解散事由出现; (三)全体合伙人决定解散; (四)合伙人已不具备法定人数; (五)合伙协议约定的合伙目的已经实现或者无法实现; (六)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七)出现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合伙企业解散的其他原因。
《合伙企业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合伙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解散: (一)合伙期限届满,合伙人决定不再经营; (二)合伙协议约定的解散事由出现; (三)全体合伙人决定解散; (四)合伙人已不具备法定人数满三十天; (五)合伙协议约定的合伙目的已经实现或者无法实现; (六)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原因。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正确区分合伙的解散和退伙的方式有: 1、合伙企业解散,应当由清算人进行清算。而合伙人退伙的,无需进行清算,退还其财产份额即可; 2、合伙企业解散并清算完毕后应当申请办理合伙企业注销登记,合伙企业终止。 但合伙人退伙的,退伙人不再参与合伙事务,合伙企业继续存续。
满足以下条件,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退保是可以退: 1.参保人员达到退休年龄而未缴满15年、重复参保且结束劳动关系的可退保; 2.参保人员出国定居、参保人员死亡。
-
您好咨询一下劳动合同纠纷是否可以仲裁
劳动合同纠纷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 我国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
2023.03.03 29 -
您好咨询一下定罪免处由谁决定
定罪免除是由审理该案的人民法院决定的。因为人民法院具有依法判决的职权。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的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第二百零二条的规定,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
2022.11.06 31 -
您好咨询一下抵押权的效力
抵押权的效力,具体如下: 1、抵押效力及于从物:抵押权设定前为抵押物的从物的,抵押权的效力及于抵押物的从物。 但是,抵押物与其从物为两个以上的人分别所有时,抵押权的效力不及于抵押物的从物。 2、对孳息的效力:债务人不履行债务致使抵押物被人民
2023.09.09 20
-
您好,咨询一下劳务纠纷如何维权
发生劳务纠纷的维权办法:当事人之间可以协商;协商不成的,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对调解结果不满意的,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2024-09-14 15,340 -
您好,咨询一下合伙关系没解除能不能分割财产
不能。合伙财产是合伙存续期间,合伙人的出资、所有以合伙企业名义取得的收益,和依法取得的其他财产。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合伙关系没有解除的,合伙企业没有清算的,不得请求分割合伙企业的财产,合伙人在合伙
2024-09-16 15,340 -
我想咨询一下合伙人退伙要退本金吗
合伙人退伙,需对退伙前的债务承担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普通合伙人退伙,对其退伙前已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第八十一条规定,有限合伙人退伙,对其退伙前已发生的
2024-09-07 15,340 -
合伙人退伙纠纷可否解决
合伙的内部纠纷主要存在于:内部盈余分配纠纷;退伙引起的财产处分纠纷;合伙终止时的财产分配纠纷;合伙经营中伤残、死亡等引起的纠纷。 1、合伙人退伙时发生的财产处分纠纷问题 在审判实践中,合伙人退伙时处分
2022-11-07 15,340
-
01:23
合伙人没有签订合同如何退股如果未约定合伙期限的,只需要提前30日通知其他合伙人就可以退伙。如果约定了合伙期限,则需要在以下几种情况发生时可以退伙: 1、约定的退伙事由出现; 2、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3、发生了合伙人难以继续参加合伙的事由; 4、其他的合伙人严重违反
1,402 2022.11.21 -
01:23
合伙企业退伙的条件是什么合伙企业,指的是由各个合伙人共同订立合伙协议,并共同出资、经营、共享收益以及共同承担风险,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盈利性组织,同时也指的是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按照《合伙企业法》在我国境内成立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自然人通过订立合伙协
932 2022.04.15 -
01:01
如何解决债务合同纠纷解决债务合同纠纷方法如下: 1、谈判与和解。和解是指债务双方直接谈判以达成和解,从而解决争端; 2、调解。可向所在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书面调解申请; 3、仲裁。通过仲裁,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由非司法机构的仲裁员组
864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