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举证期限提供新的证据,法院如何认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被告务必于举证期限之内向法庭递交相关的证据材料,若逾期未能提交,则将被视为主动放弃举证权益。 在举证期限过期之后,当事方仍然具备提交新的证据的机会 (1)在一审程序中所涉及到的新的证据范围包括:当原告在一审举证期限截止日之后又发掘出新的证据;若被告确实因为外界不可抗力而无法按照原定的举证期限提交证据,经过法庭的批准,在延长的期限内仍然无法提供的证据; (2)在二审程序中所涉及到的新的证据范围包括:在一审庭审结束之后才发现的新证据;如果原告在一审举证期限截止日前曾向法庭申请调查取证但未获得批准,二审法庭经过严格审查后认为该证据应当予以采纳,并根据原告的申请进行调取的证据。对于在一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情况,原告应在一审开庭之前或在开庭审理过程中提出。同样地,对于在二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情况,原告也应该在二审开庭之前或在开庭审理过程中提出;若二审无需开庭审理,原告应在法庭规定的期限内提出。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五十九条 人民法院对逾期提供证据的当事人处以罚款的,可以结合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主观过错程度、导致诉讼迟延的情况、诉讼标的金额等因素,确定罚款数额。 第三十四条 人民法院应当组织当事人对鉴定材料进行质证。未经质证的材料,不得作为鉴定的根据。经人民法院准许,鉴定人可以调取证据、勘验物证和现场、询问当事人或者证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一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经人民法院准许,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无法提供的证据; (二)二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一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当事人在二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二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二审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
超过举证期限提交证据的突袭如何应对 “民事证据规定”施行前确实存在严重的“证据突袭”的问题。“民事证据规定”施行前的立法及审判实践中,一审审判程序进入庭审后法庭辩论终结前,原告有权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有权提出反诉、第三人有权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法院可以合并审理的,应当合并审理。(《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在此规则下,各方当事人除可以随意变更诉讼请求外,更可以在事实方面任意地提出新的答辩主张并可以任意提交证据材料,这种情形下,为了保障对方的诉讼权利,就要不断休庭,以给双方当事人以重新答辩、重新举证的时间,此种规则,无法有效地制约当事人恶意拖延诉讼的行为,而且给当事人的“证据突袭”战术提供了极佳的表演舞台,甚至有些当事人故意在一审不提交证据而在二审提交,把“证据突袭”发挥到了极致。 “民事证据规定”解决了我国民事诉讼一直存在的上述问题,而且对超过举证期限提交证据的法律后果作了极其严厉的规定:“民事证据规定”第34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对于当事人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人民法院审理时不组织质证。但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的除外。”而根据该规定第47条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由当事人质证。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法院不组织质证的证据,就是未经质证的证据,就是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这给超过举证期限提交证据的行为极其严厉的制裁,结果是超期提交的证据失权,法律后果极其严重。 对举证期限的严厉要求和对被告强制应诉答辩的缺位造成了“答辩突袭”的新问题。 “民事证据规定”对举证时限的要求是: 1)、以法庭审理前举证为原则; 2)、限制当庭提交证据,当庭提交的须为“新的证据” 3)、以庭后提交证据为例外(“民事证据规定”规定的当事人对举证期限协商一致并经法院认可及规定的经法院许可的延期举证)。实践中因当事人利益冲突一般难以对举证期限协商一致,而法院更多考虑审限因素而鲜有同意庭后提交证据的情形。 “民事证据规定”虽然规定:“被告应当在答辩期届满前提出书面答辩,阐明其对原告诉讼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的意见”,可是并没有对被告不在答辩期届满前提出书面答辩作出任何制裁,《民事诉讼法》也规定:“被告应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被告不提出答辩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可见目前法律虽规定被告应当答辩,可是均未对被告不应诉答辩作任何制裁,立法技术有待提高是小事,严重的是被告如在原告的举证期限届满后答辩或当庭答辩,原告对其答辩的反驳无法举反驳证据证据,因为已经超过了原告的举证期限,而原告在起诉的时候往往根本就不能准确地判断被告要如何答辩,无法有针对性、严密地提交起诉证据,原告不仅丧失了举证反驳的权利,相应的连同申请法院调查、申请鉴定、申请传证人到庭作证的权利一并丧失,这就是“答辩突袭”。这对原告是极其不公平的,结果也是不公平正义的,应该说完全背离了立法的初衷。
-
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证据要怎样办
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证据怎么办 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适当延长举证期限。当事人在延长的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仍有困难的,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请,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
2024.06.09 7 -
过了举证期限还能提交证据吗
当事人的举证时间具有法定约束力。此期限可依据双方协议并经法院许可设定,或由法院直接规定。如当事人未能在规定期限内提交证据,则被视为自动放弃该项权利。举证期限结束后,所提供的证据将不被采纳,除非有新证据能对案件事实产生重大影响。
2024.05.15 23 -
超过民事诉讼举证期限是否还可以提交证据
超过民事诉讼举证期限,在举证期间由于客观原因,确实无法提供证据的,经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批准可以上交。但对于恶意不提交,拖延审判时间的,法院不予接受逾期提交的证据。
2020.12.26 283
-
超过法院限定的举证期限,法院可以拒绝接收新证据吗新证据如何提供
超过法院限定的举证期限,法院可以拒绝接收新证据。《民诉法》第六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法院应该确定当事人提供证据的期限。《民诉法》第六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
2022-02-14 15,340 -
超过举证时限提供证据会该怎样
1、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超过举证期限后,新的证据还可以提交 (1)一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
2023-10-13 15,340 -
如何申请举证期限以及逾期提供的证据
1、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由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少于三十日,自当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次日起计算。 2、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的
2021-09-29 15,340 -
如果举证期限超过证据举证是否有效
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因此。对于当事人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人民法院审理时不组织质证。但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的除外、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当事人增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
2022-10-24 15,340
-
01:06
夫妻分居两年如何提供证据
夫妻分居两年能证明分居两年的证据:1、一方在外居住的房屋租赁合同;2、双方签订的夫妻分居书面协议,一定是要书面的,口头协议必须对方承认;3、一方向另一方发出的书面分居文书,最好是用快件性质邮寄,在备注栏里注明“分居”,并且保留邮寄凭证,从邮
1,840 2022.04.15 -
01:03
起诉离婚需要提供提供哪些证据
起诉离婚需要提供的证据为: 1、提供结婚登记证书; 2、提供婚姻基础状况的证人证言或其他有关证明材料; 3、提供婚后感情的证据材料; 4、提供引起离婚主要原因的证明材料和证人线索; 5、提供子女人数及姓名、性别、出生时间、是婚生、非婚生还是
2,182 2022.08.04 -
01:01
社保卡身份证过期如何更新
更新社保卡身份证过期信息的,可以在社保卡有效期到期前三个月,携带有效证件到合作银行任意网点申请换发社保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
14,815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