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述犯罪事实实时不报真实身份能成立自首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其供述的身份不真实,但是不影响定罪量刑的,那么可以认为是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以成立自首;如果其不报真实身份的行为影响定罪量刑的,就不认为是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也就不能成立自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二、关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具体认定《解释》第一条第(二)项规定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除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外,还应包括姓名、年龄、职业、住址、前科等情况。犯罪嫌疑人供述的身份等情况与真实情况虽有差别,但不影响定罪量刑的,应认定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等情况,影响对其定罪量刑的,不能认定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涉嫌贪污如实供述用途,并且主动投案的,可以成立自首。如果只是如实供述用途,未自动投案的,不成立自首。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我国刑法中规定的自首分为两种:一般自首和特殊自首。一般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特殊自首,也称准自首,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当然这两种自首在司法实践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是,无论是一般自首,还是特殊自首,最终的本质要件都可以归纳为两点: 一是自愿将自身置于有关机关控制之下; 二是如实将所犯罪行置于司法机关控制之下。 多次讯问后供述犯罪事实能否认定自首要看具体情况分析,是否具有主动投案等情节。
-
多次讯问后供述犯罪事实能否认定自首?
多次讯问后供述犯罪事实能认定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2022.12.02 155 -
多次讯问后供述犯罪事实能否认定自首?
多次讯问后供述犯罪事实能认定自首,可能构成特殊自首。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分为一般自首和特殊自首,特殊自首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
2020.05.29 101 -
传唤后如实供述算自首吗?
经传唤后如实供述是不算自首的。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如果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也能以自首而论。
2020.06.30 136
-
供述犯罪事实时不报真实身份能成立吗?
如果其供述的身份不真实,但是不影响定罪量刑的,那么可以认为是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以成立自首;如果其不报真实身份的行为影响定罪量刑的,就不认为是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也就不能成立自首。相关法律可参考:《
2022-11-02 15,340 -
举报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算自首吗
自首的本质在于主动性,这种主动性在具体案件中,因各犯罪嫌疑人的悔罪表现和投案的动机不同有着不尽相同的表现。司法机关是否已经掌握了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是认定一般自首的关键。犯罪嫌疑人被举报不代表司法机关
2023-06-12 15,340 -
共犯只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算不算自首
共同犯罪中的罪犯只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不算是自首,还需要如实供述所知道的其他同案犯。如果该罪犯在共同犯罪中是主犯,不但要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还需要供述所知的其他同案犯共同的犯罪事实才算是自首。 《
2022-03-15 15,340 -
刑事案件中被告人供述不真实身份,检察院会不会按法律判决成立自首
如果其供述的身份不真实,但是不影响定罪量刑的,那么可以认为是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以成立自首;如果其不报真实身份的行为影响定罪量刑的,就不认为是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也就不能成立自首。 《最高人民法院
2022-02-15 15,340
-
00:59
满十八岁的身份证号真实
未满十八岁年满十六岁的居民身份证有效期十年,未满十六周岁身份证有效期五年。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五年的居民身份证。十六周岁至二十五周岁身份证有效期十年;二十六周岁至四十五周岁身份证有效期二十年;四十六周岁以上
12,852 2022.06.22 -
01:00
债权债务不真实会怎么样
债权债务不真实意味着设立债权债务的行为是基于当事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作出的。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因此,不真实的债权债务是无效的,不会发生当事人间设想的效力。这表明了该债权债务自始不存在,
847 2021.01.19 -
01:13
报警与事实不符怎么处罚
报警与事实不符的处罚如下:1、不构成犯罪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下罚款;2、构成犯罪,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
4,39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