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应该如何样让对方不要抚养费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子女的抚养费数额,由父母双方协商确定,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起诉,法院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予以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以依据当年总收入或者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有特殊情况的,可以适当提高或者降低上述比例。 父母双方可以协议由一方直接抚养子女并由直接抚养方负担子女全部抚养费。但是,直接抚养方的抚养能力明显不能保障子女所需费用,影响子女健康成长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的给付期限,一般至子女成年或子女能独立生活。 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养费。 对于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父母仍要承担抚养义务,支付抚养费。
出现离婚之后另一方不愿承担抚养费的情况,可以先跟对方协商,要是协商无果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判决对方支付抚养费,以维护子女的合法权益。对于判决之后仍然是不支付的话,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强行执行,要求对方支付抚养费,但是特殊情况例外。
-
离婚后男方不给抚养费应该如何办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及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具有法定抚养义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如果双方是协议离婚的,离婚后男方不支付抚养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男方按照离婚协议约定内容,支付抚养费用。法院审理判决后若男
2020.06.01 58 -
离婚后对方不给抚养费该如何处理?
夫妻双方离婚后,一方如果拒绝支付抚养费,可以采取的救济措施有: 1、先和对方进行协商,在对方具备足够经济能力的情况下,可要求其一次性付清抚养费; 2、如果双方是协议离婚,一方有经济能力但是拒绝支付抚养费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
2022.11.07 78 -
离婚后孩子抚养费对方不给该如何
离婚后,对子女不承担直接赡养责任的一方,应当承担子女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一方不支付赡养费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支付赡养费。法院之前作出判决的,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
2022.04.15 123
-
离婚后应该如何起诉对方不给抚养费
单纯就支付问题,随时可以起诉。根据方式的不同,要求支付费的具体方式有两种选择:一【起诉解决的情形】(1)双方自愿协议离婚的:如果是双方自愿协议离婚的,对方不执行离婚协议,不按约定支付抚养费,起诉解决。
2022-08-31 15,340 -
离婚对方不给抚养费应该如何办
夫妻会因为感情破裂等原因而,一般有孩子的,需要确定孩子由谁,然后另一方付。但如果对方不给,我们应该怎么做?一般双方可以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夫妻双方是通过的,那么需要向法院申
2022-08-26 15,340 -
离婚后对方不给抚养费该如何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37条:后,一方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
2022-08-31 15,340 -
离婚后对方不给抚养费应该怎么要
1、离婚后一方不给抚养费,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以双方协商;协商不成,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倘若一方没有经济能力,生活不能自保,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不承担抚养费。 2、如果一方无经济收入或下落不明而
2022-10-11 15,340
-
01:02
离婚后一方不给抚养费该如何解决离婚后,不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一方不给付抚养费用的话,另一方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来解决抚养费纠纷: 首先,另一方可以不付抚养费用的一方进行协商,请求对方按照离婚协议或者离婚判决的规定,支付相应的费用。 其次,如果对方仍然拒绝支付费用,当事人就可
576 2022.10.08 -
00:57
离婚后一方不给抚养费如何解决离婚后一方不给抚养费,可以提起诉讼。追索抚养费需要向法院提交起诉状,起诉状主要包括双方当事人的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尾部、证据和证人等内容。原告准备好起诉材料之后到法院办理立案手续。即使被告失去联系或者被告不出庭,法院也可以通过公告送
461 2022.06.06 -
00:58
父母离婚后不给抚养费该如何处理父母离婚后不给抚养费的话,子女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来讨要抚养费: 第一种方式就是通过与父母协商的方式,说服对方按照约定给付抚养费。 第二种方式就是通过第三人介入调解的方式,通过第三人说服父母给付抚养费。 第三种方式就是起诉的方式。需要注意,如
483 2022.04.25